引言 | 第1-22页 |
一、宪法责任问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18-19页 |
二、宪法责任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19-20页 |
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宪法责任的概念分析 | 第22-40页 |
一、责任和法律责任:分析宪法责任的切入点 | 第22-24页 |
二、宪法关系主体、违宪主体与宪法责任主体:理解宪法责任的关键 | 第24-32页 |
三、宪法义务:确定宪法责任的前提 | 第32-38页 |
四、宪法责任和违宪责任:对宪法责任的进一步理解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宪法责任的逻辑基础 | 第40-58页 |
一、宪法权力所有者和行使者的分离:宪法责任的合理性 | 第40-48页 |
二、人性和权力的二重性:宪法责任的必要性 | 第48-53页 |
三、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宪法责任实现的可能性 | 第53-58页 |
第三章 宪法责任的构成和特征 | 第58-73页 |
一、宪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58-64页 |
二、宪法责任的政治性特质 | 第64-73页 |
第四章 宪法责任的形式 | 第73-112页 |
一、被弹劫 | 第73-78页 |
二、被罢免 | 第78-97页 |
三、引咎辞职 | 第97-99页 |
四、被撤销(被宣布无效、被拒绝适用) | 第99-107页 |
五、被取缔 | 第107-112页 |
第五章 宪法责任的实现机制 | 第112-143页 |
一、质询 | 第112-123页 |
二、特别调查 | 第123-129页 |
三、不信任投票 | 第129-131页 |
四、报告工作 | 第131-136页 |
五、违宪审查 | 第136-143页 |
第六章 我国宪法责任实现的宏观思考 | 第143-158页 |
一、中国共产党的宪法义务和宪法责任 | 第143-150页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宪法责任的实现 | 第150-154页 |
三、政务公开与宪法责任的追究 | 第154-158页 |
结论 | 第158-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