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引言 | 第11页 |
·锌铝合金的基本特征 | 第11-13页 |
·锌铝合金的化学成分 | 第11-12页 |
·锌铝合金的性能 | 第12-13页 |
·锌铝合金的铸造工艺 | 第13页 |
·锌铝合金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晶粒细化与变质处理 | 第13-14页 |
·合金化 | 第14-15页 |
·热处理 | 第15页 |
·铸造工艺 | 第15-16页 |
·锌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相变及其相图研究 | 第17-19页 |
·材料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19-24页 |
·电子理论法 | 第20-23页 |
·计算机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4-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ZA27合金挤压铸造工艺的优化 | 第26-47页 |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第26-29页 |
·神经网络的提出与发展 | 第26-27页 |
·神经网络及神经元模型 | 第27-29页 |
·ZA27合金力学性能模型的建立与性能预测 | 第29-40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29-30页 |
·样本的归一化 | 第30页 |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30-36页 |
·力学性能预测 | 第36-40页 |
·ZA27合金挤压铸造工艺的优化 | 第40-45页 |
·蒙特卡罗方法与模拟退火优化算法 | 第40-42页 |
·ZA27合金挤压铸造工艺的优化方案 | 第42-45页 |
·优化结果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锌铝合金微观结构的电子理论研究 | 第47-85页 |
·递归法 | 第48-55页 |
·递归法的数学基础 | 第48-51页 |
·ZA27合金的系统哈密顿矩阵 | 第51-54页 |
·体系结构能、环境敏感镶嵌能及原子轨道间键级积分 | 第54-55页 |
·铸造锌铝合金合金化行为的电子理论研究 | 第55-66页 |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择 | 第56-58页 |
·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及其作用 | 第58-66页 |
·铸造锌铝合金中稀土及铁的晶界偏聚电子理论研究 | 第66-70页 |
·大角度晶界和固液相界面 | 第66-68页 |
·铁及稀土在α相-液相界面处的偏聚与交互作用 | 第68-70页 |
·铸造锌铝合金稀土变质机理的电子理论研究 | 第70-76页 |
·物理模型 | 第70-71页 |
·稀土变质机理 | 第71-76页 |
·ZA27合金Ti变质机理电子理论研究 | 第76-80页 |
·物理模型 | 第77-78页 |
·变质机理 | 第78-80页 |
·稀土及杂质元素对ZA27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 第80-83页 |
·物理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80-82页 |
·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4 SiC_p/ZA27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85-120页 |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85-93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 | 第86-88页 |
·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88-90页 |
·轴对称等参数单元 | 第90-93页 |
·锌铝基复合材料基体与增强颗粒间界面应力场分布 | 第93-109页 |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第94-95页 |
·受拉应力作用时基体与增强相界面应力场分布 | 第95-101页 |
·压缩时界面应力场分布 | 第101-103页 |
·垂直于界面裂纹对应力场的影响 | 第103-109页 |
·锌铝基复合材料铸造热残余应力场分析 | 第109-114页 |
·热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与材料参数 | 第109页 |
·残余应力场分布 | 第109-114页 |
·锌铝基复合材料滑动磨损机制的有限元分析 | 第114-118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114页 |
·结果分析 | 第114-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5 结论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