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乡土 挖掘生命底色--阎连科乡土小说创作论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对乡土的理性批判——阎连科早期小说创作 | 第11-23页 |
一 从“情感的炼狱”里走来 | 第11-19页 |
1、以瑶沟为代表的乡土社会现实 | 第11-14页 |
2、权力体制在农村的影响 | 第14-17页 |
3、瑶沟系列的价值与局限 | 第17-19页 |
二 走入军营——农民军人系列 | 第19-23页 |
1、农民军人对土地的逃离 | 第19-21页 |
2、农民军人系列的价值与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坚守乡土情感 挖掘生命真谛——新乡土小说 | 第23-41页 |
一 对苦难的认同与反抗 | 第23-36页 |
1、创作转向与主题转换 | 第23-25页 |
2、对苦难命运的坚决反抗 | 第25-31页 |
3、对强韧生命力的推崇 | 第31-36页 |
二 坚守乡土情感 拒绝都市文明 | 第36-41页 |
1、对土地的背离与守护 | 第36-38页 |
2、对都市的疏远与排斥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理性精神的回归 | 第41-57页 |
一 关于文革的荒诞化叙事——《坚硬如水》 | 第41-49页 |
1、历史的荒谬与人性的癫狂 | 第41-43页 |
2、“政治——性”的叙事视角 | 第43-46页 |
3、《坚硬如水》的文体风格 | 第46-49页 |
二 关于国民性的批判主题 | 第49-52页 |
1、对国民性的批判立场 | 第49页 |
2、对国民性的理性批判 | 第49-52页 |
三 荒诞与真实并驾齐驱——《受活》 | 第52-57页 |
1、虚幻下的真实 | 第52-53页 |
2、漫画式的人物 | 第53-55页 |
3、《受活》的文体风格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在求变中生存——叙事策略与言说方式 | 第57-67页 |
一 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 | 第57-62页 |
1、神秘魔幻的创作手法 | 第57-60页 |
2、文体结构的不断创新 | 第60-62页 |
二 陌生化的语言效果 | 第62-67页 |
1、独到的修辞 | 第62-64页 |
2、对方言的开掘与驾驭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