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苯甲酸及其系列化合物的间接电合成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9页
   ·有机电合成的历史第12-14页
   ·有机电合成的特点第14-15页
   ·有机电合成的分类第15-16页
     ·间接电合成第15-16页
   ·有机电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第16-18页
     ·电解池的类型第16-17页
     ·电极材料第17页
     ·电极电势第17-18页
     ·电解质溶液第18页
     ·隔离膜第18页
     ·温度与搅拌第18页
   ·有机电合成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铬盐的电氧化第19-20页
     ·隔膜槽和无隔膜槽第19-20页
     ·电氧化Cr~(3+)为Cr_2O_7~(2-)第20页
   ·甲苯及其系列化合物的间接电化学氧化第20-23页
     ·甲苯间接电氧化成苯甲酸的研究第22-23页
       ·苯甲酸的提纯第22页
       ·苯甲酸的分析第22-23页
   ·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第23-26页
     ·对硝基苯甲酸的电化学合成第23页
     ·对硝基苯甲酸的提纯第23-25页
       ·升华结晶法第24页
       ·溶液结晶法第24页
       ·熔融结晶法第24页
       ·超临界萃取法第24-25页
     ·对硝基甲酸的分析与鉴定方法第25-26页
       ·定性分析第25页
       ·对硝基甲酸的定量分析第25页
       ·对硝基甲酸的鉴定方法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29页
2 Cr~(3+)在Pb/PbO_2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第29-44页
   ·实验部分第30-34页
     ·仪器、试剂与装置第30页
     ·电化学实验第30-31页
     ·分析测定第31-33页
       ·Cr~(3+)浓度的测定第31页
       ·Cr~(6+)含量的分析第31页
       ·电解液中Cr(总)的测定第31-32页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r~(6+)的含量第32-33页
     ·电流效率、转化率及电解产率的测定第33页
     ·电解液酸度的测定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1页
     ·电氧化原理第34-36页
     ·Cr~(3+)电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6-38页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36页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36-37页
       ·温度的影响第37-38页
       ·硫酸铬浓度的影响第38页
       ·硫酸铵浓度的影响第38页
       ·电解时间的影响第38页
     ·正交实验第38-41页
     ·平行实验第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3 苯甲酸的电合成研究第44-68页
   ·实验部分第44-45页
     ·仪器和试剂和装置第44页
     ·硫酸铬的电氧化第44页
     ·苯甲酸的合成第44-45页
     ·分析方法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66页
     ·铬酸电解液氧化甲苯的研究第45-48页
       ·最佳投料比的选择第45-46页
       ·最佳温度的选择第46页
       ·最佳酸度的选择第46-47页
       ·铬酸根浓度的选择第47-48页
     ·铬酸氧化甲苯反应的表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第48-63页
       ·甲苯过量、硫酸过量条件下铬酸与甲苯的反应第49-53页
       ·硫酸过量条件下铬酸与甲苯的反应第53-58页
       ·甲苯、硫酸不过量条件下铬酸与甲苯的反应第58-63页
     ·相转移催化剂对铬酸氧化甲苯反应的影响第63-64页
     ·产物的分离与提纯第64页
     ·产物的鉴定与分析第64-65页
       ·熔点的测定第64页
       ·红外光潜法第64-65页
     ·电解液的循环利用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4 间接电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的研究第68-82页
   ·实验部分第68-70页
     ·实验装置、仪器和试剂第68-69页
     ·实验操作第69-70页
       ·Cr~(3+)的电氧化第69页
       ·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第69-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8页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70-71页
     ·反应物配比的影响第71-72页
     ·硫酸酸度影响第72-73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73-74页
     ·铬酸浓度的影响第74-75页
     ·正交实验第75-77页
     ·冰醋酸用量的研究第77页
     ·平行实验第77-78页
   ·电解液的循环利用第78页
   ·产物的鉴定与分析第78-80页
     ·熔点的测定第78-79页
     ·红外光谱法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2页
5 对氨基苯甲酸的间接电合成第82-94页
   ·前言第82-83页
     ·对氨基苯甲酸的研究进展第82-83页
     ·课题意义第83页
   ·实验部分第83-84页
     ·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第83-84页
     ·反应原理第84页
     ·实验操作第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93页
     ·温度的选择第85页
     ·槽电压的选择第85-86页
     ·反应物配比的选择第86-87页
     ·反应时间的选择第87页
     ·正交实验第87-90页
     ·平行实验第90页
     ·电解液的循环利用第90-91页
     ·产物的鉴定第91-93页
   ·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状腺肿瘤p14~(ARF)和FHIT基因的变异及其产物表达状况的研究
下一篇:P27~(kip1)、Skp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