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3 聚丙烯腈原丝与碳纤维的制备 | 第14-15页 |
1.4 聚丙烯腈原丝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5 聚丙烯腈原丝结构与碳纤维性能关系 | 第15-18页 |
1.5.1 共聚组分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第17页 |
1.5.2 原丝致密化与碳纤维的关系 | 第17页 |
1.5.3 原丝的纤度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第17页 |
1.5.4 原丝的缺陷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第17-18页 |
1.6 聚合过程提高聚丙烯腈原丝性能的途径及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1 聚合 | 第18页 |
1.6.2 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7 纺丝过程提高原丝性能的途径 | 第19-20页 |
1.7.1 原丝的细旦化 | 第19页 |
1.7.2 原丝的致密化 | 第19-20页 |
1.7.3 原丝结构细晶化 | 第20页 |
1.7.4 原丝表面低缺陷 | 第20页 |
1.8 纺丝过程提高原丝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8.1 预牵伸 | 第20-21页 |
1.8.2 水洗及沸水牵伸 | 第21页 |
1.8.3 上油 | 第21-22页 |
1.8.4 干燥致密化 | 第22页 |
1.8.5 二次牵伸 | 第22-23页 |
1.8.6 热定型 | 第23页 |
1.9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2.1 原材料 | 第25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2.3 聚丙烯腈原丝制备 | 第25-26页 |
2.4 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2.4.1 形态和微观结构观察 | 第26页 |
2.4.2 结晶取向度与晶粒尺寸测试 | 第26-27页 |
2.4.3 机械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4.4 含水率与含油率测试 | 第27页 |
2.4.5 密度测试 | 第27-28页 |
2.4.6 沸水收缩率测试 | 第28页 |
2.4.7 孔隙率测试 | 第28页 |
2.4.8 张力测试 | 第28-29页 |
第3章 聚丙烯腈原丝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第29-34页 |
3.1 聚丙烯腈原丝制备 | 第29-30页 |
3.1.1 聚合 | 第30页 |
3.1.2 纺丝 | 第30页 |
3.2 工艺优化 | 第30-33页 |
3.2.1 纤度预测 | 第30-31页 |
3.2.2 纺丝速度设定 | 第31-33页 |
3.2.2.1 计量泵转速设定 | 第31页 |
3.2.2.2 第一纺丝辊变频转速设定 | 第31页 |
3.2.2.3 第二至第五纺丝辊变频转速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丙烯腈/丙烯酸甲脂/衣康酸三元共聚物序列结构的Monte Carlo模拟 | 第34-40页 |
4.1 前言 | 第34页 |
4.2 三元共聚序列结构的Monte Carlo算法 | 第34-36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3.1 单体组成与共聚物组成的关系 | 第36-37页 |
4.3.2 单体配比与共聚物序列分布的关系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油剂对聚丙烯腈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40-49页 |
5.1 前言 | 第40页 |
5.2 原丝上油工艺 | 第40-41页 |
5.3 油浴温度对上油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5.4 油剂选择 | 第42-47页 |
5.4.1 油剂配比对含油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5.4.2 不同油剂配比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3 不同油剂配比对预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44-47页 |
5.5 油剂在原丝缺陷控制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干燥致密化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49-61页 |
6.1 前言 | 第49页 |
6.2 作用机理 | 第49-50页 |
6.3 干燥致密化工艺 | 第50页 |
6.4 致密化时间对聚丙烯腈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6.5 致密化温度对聚丙烯腈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6.6 张力对致密化过程的影响 | 第56页 |
6.7 致密化过程对原丝结构的影响 | 第56-58页 |
6.8 致密化过程缺陷的形成及控制 | 第58-60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蒸汽牵伸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61-73页 |
7.1 前言 | 第61页 |
7.2 作用机理 | 第61-62页 |
7.3 蒸汽牵伸设备 | 第62-63页 |
7.4 蒸汽牵伸工艺 | 第63-64页 |
7.5 蒸汽牵伸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7.5.1 牵伸张力选择与纤维含水率的选择 | 第64页 |
7.5.2 蒸汽牵伸倍数对原丝纤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7.5.3 蒸汽牵伸倍数对原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7.5.4 蒸汽牵伸倍数对原丝沸水收缩率的影响 | 第67-69页 |
7.5.5 蒸汽压力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 第69页 |
7.6 蒸汽牵伸对原丝结构的影响 | 第69-71页 |
7.7 蒸汽牵伸过程缺陷的形成及控制 | 第71页 |
7.8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8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第82-83页 |
附件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