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1 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战略地位和进展 | 第11-16页 |
2 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3 害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 | 第18-19页 |
·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研究 | 第18-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群落结构季节动态研究 | 第19页 |
·孔林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聚类分析 | 第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9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主要种群数量时间动态的研究 | 第19-20页 |
·重要节肢动物优势度及其时序动态 | 第19页 |
·几种麻栎、黄连木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 第19页 |
·黄连木隆脉木虱与柏大蚜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 第19-20页 |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线形回归方程检验 | 第20页 |
·根据Iwao 最适抽样数公式N=t2[(a+1)/x+b-1]/D2 确定最适抽样数 | 第20页 |
·孔林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中的竞争关系研究 | 第20-22页 |
·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研究 | 第20-21页 |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几种刺吸式害虫的竞争关系研究及集团分析 | 第21-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55页 |
·孔林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 | 第22-38页 |
·灌草丛群落的结构 | 第22-27页 |
·总群落的种类组成 | 第22-25页 |
·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 | 第25-27页 |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 第27页 |
·群落结构的时间动态 | 第27-36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量的时间动态 | 第27-30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丰富度(S)时间动态 | 第30-31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中各亚群落相对丰盛度的时间动态 | 第31-32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时间动态 | 第32-35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相对稳定性的时间动态 | 第35-36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模糊聚类、时间格局的最优分割 | 第36-38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37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的最优分割 | 第37-38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主要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的研究 | 第38-46页 |
·重要节肢动物优势度及其时序动态 | 第39-40页 |
·2004 年黄连木隆脉木虱消长规律 | 第40-41页 |
·2004 年柞褐叶螟与栎掌舟蛾消长规律 | 第41-42页 |
·黄连木隆脉木虱与柏大蚜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 第42-46页 |
·黄连木隆脉木虱成虫各标准地聚集度指标测定 | 第42-44页 |
·柏大蚜各标准地聚集度指标测定 | 第44-46页 |
·孔林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中的竞争关系研究 | 第46-55页 |
·主要天敌间竞争关系的研究 | 第46-50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48-49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49-50页 |
·几种刺吸类害虫间竞争研究及集团分析 | 第50-55页 |
·几种刺吸类害虫的生态位研究 | 第51-52页 |
·利用模糊聚类技术对几种刺吸类害虫集团分析 | 第52-55页 |
3. 讨论 | 第55-58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 | 第55-56页 |
·灌草丛节肢动物主要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的研究 | 第56-57页 |
·孔林灌草丛节肢动物群落中竞争关系的研究 | 第57-58页 |
4.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
附录 | 第6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