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酚氧化酶研究概况 | 第1-26页 |
·酚氧化酶的发现与研究简史 | 第9-12页 |
·酚氧化酶的生物化学性质 | 第12-15页 |
·酚氧化酶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研究 | 第15-20页 |
·酚氧化酶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组织分布与定位 | 第20-21页 |
·酚氧化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1-26页 |
2 青岛文昌鱼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26-30页 |
·引言 | 第26页 |
·酚氧化酶粗提掖的制备 | 第26-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6-27页 |
·文昌鱼体液的收集 | 第27页 |
·文昌鱼体表粘液的收集 | 第27页 |
·文昌鱼体液和体表粘液提取物的(NH_4)_2SO_4沉淀 | 第27-28页 |
·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引论 | 第28页 |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3 部分二价阳离子与离子螯合剂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40页 |
·引论 | 第30页 |
·Ca~(2+)浓度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Mg~(2+)浓度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Zn~(2+)浓度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Cu~(2+)浓度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离子螯合剂EDTA、EGTA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Ca~(2+)恢复 | 第35-37页 |
·EDTA、EGTA对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体液与体表粘液经EDTA螯合后Ca~(2+)回复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40页 |
4 外源性激活剂对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比较 | 第40-46页 |
·引论 | 第40页 |
·胰蛋白酶(Trysin)对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比较 | 第40-42页 |
·实验试剂和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阴离子去污剂SDS对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比较 | 第42-44页 |
·实验试剂和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5 内源性激活剂对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比较 | 第46-53页 |
·引论 | 第46页 |
·大肠杆菌细胞壁提取物脂多糖(LPS)对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比较 | 第46-48页 |
·实验试剂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酵母多糖(Zs)对两种来源的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比较 | 第48-50页 |
·实验试剂和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3页 |
6 常见酚氧化酶抑制剂对两种来源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比较 | 第53-58页 |
·引言 | 第53页 |
·苯硫脲(PTU)对两种来源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比较 | 第53-54页 |
·实验试剂与方法 | 第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NaN_3对两种来源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比较 | 第54-55页 |
·实验试剂与方法 | 第54页 |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和p’-NPGB对两种来源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比较 | 第55-56页 |
·实验试剂与方法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7 青岛文昌鱼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与最适PH值比较研究 | 第58-60页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8 青岛文昌鱼体液与体表粘液中酚氧化酶的底物特异性比较研究 | 第60-62页 |
·引言 | 第60页 |
·实验试剂和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 | 第61-62页 |
9 结果与讨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