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 引言 | 第11页 |
2 抗旱性研究的综述 | 第11-14页 |
·植物抗旱的机理 | 第11页 |
·植物抗旱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 | 第11-14页 |
·渗透调节 | 第11-13页 |
·渗透调节物质及其作用 | 第12页 |
·渗透调节的主要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抗氧化防御系统 | 第13页 |
·植物激素 | 第13页 |
·抗旱性相关蛋白 | 第13-14页 |
·植物抗旱性的研究指标 | 第14页 |
3 欧洲黑杨基因资源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我国杨树资源概况 | 第14页 |
·黑杨派杨树基因资源 | 第14-15页 |
·欧洲黑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篇 实验部分 | 第18-54页 |
第一章 水分胁迫下欧洲黑杨各无性系生长量与生物量分配模式及水分状况的研究 | 第18-35页 |
1 引言 | 第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18页 |
·测量指标 | 第18-19页 |
·欧洲黑杨生长量 | 第18页 |
·欧洲黑杨生物量 | 第18页 |
·叶片含水量 | 第18-19页 |
·叶水势 | 第19页 |
·光合速率 | 第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4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生长的影响 | 第19-22页 |
·水分胁迫对欧洲黑杨各无性系生物量的影响 | 第22-27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总生物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茎生长的影响 | 第23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根生长的影响 | 第23页 |
·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根/茎比的影响 | 第23-27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叶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27-32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单叶重的影响 | 第27-28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单叶面积的影响 | 第28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叶水势的影响 | 第28-32页 |
·水分胁迫对无性系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欧洲黑杨不同无性系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影响的研究 | 第35-40页 |
1 引言 | 第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35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5页 |
·细胞膜透性 | 第35页 |
·脯氨酸(Pro)含量 | 第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水分胁迫对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水分胁迫对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欧洲黑杨无性系抗旱性综合鉴定分析 | 第40-50页 |
1 引言 | 第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测定指标 | 第40页 |
·数据分析方法及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无性系抗旱能力综合鉴定指标体系 | 第41-46页 |
·无性系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 第42页 |
·抗旱生产力 | 第42-46页 |
·抗旱性鉴定指标分析 | 第46-47页 |
·无性系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 第47-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水分胁迫下欧洲黑杨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的数量遗传分析 | 第50-54页 |
1 引言 | 第5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测定指标 | 第5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无性系各指标和水分处理联合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的遗传参数 | 第51-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