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罪并罚概论 | 第1-14页 |
第一节 数罪并罚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 第9-10页 |
第二节 数罪并罚的原则及价值取向 | 第10-13页 |
第三节 数罪并罚的根据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中外关于数罪并罚的立法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关于数罪并罚制度的立法及特征 | 第14-19页 |
一、德国刑法典中的犯罪复数及其实质竞合 | 第14-16页 |
二、法国刑法典中实际的数罪 | 第16-18页 |
三、日本刑法典中的并合罪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关于数罪并罚制度的立法及特征 | 第19-23页 |
一、英国刑事法令中的再犯 | 第19-21页 |
二、美国模范刑法典中的复数之罪 | 第21-23页 |
第三节 中外关于数罪并罚制度的立法比较分析 | 第23-26页 |
一、数罪的确定标准 | 第23页 |
二、数罪需要并罚的范围 | 第23-24页 |
三、数罪并罚的原则及其应用 | 第24-25页 |
四、数罪并罚的适用阶段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定罪阶段中数罪并罚的适用及其制度完善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数罪并罚与罪数的关系 | 第26-30页 |
一、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 第26-28页 |
二、数罪并罚与罪数的关系 | 第28-30页 |
三、针对罪数问题的制度完善 | 第30页 |
第二节 同种数罪的处罚 | 第30-34页 |
一、同种数罪的含义 | 第30-31页 |
二、关于“同种数罪”的理论探讨 | 第31-33页 |
三、针对“同种数罪”问题的制度完善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数罪并罚 | 第34-38页 |
一、单位的数个犯罪行为是否适用数罪并罚 | 第34-35页 |
二、单位犯罪中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如何适用数罪并罚 | 第35-37页 |
三、针对单位犯罪数罪并罚的制度完善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量刑阶段中数罪并罚的适用及其制度完善 | 第38-50页 |
第一节 有期自由刑的数罪并罚适用 | 第38-43页 |
一、理论上有期自由刑的并罚探讨 | 第38-40页 |
二、立法上有期自由刑的并罚方式探讨 | 第40-42页 |
三、针对有期自由刑并罚的制度完善 | 第42-43页 |
第二节 附加刑的数罪并罚适用 | 第43-47页 |
一、附加刑并罚适用的理论探讨 | 第43-44页 |
二、附加刑并罚适用的立法探讨 | 第44-47页 |
三、针对附加刑并罚的制度完善 | 第47页 |
第三节 数罪累犯的并罚适用 | 第47-50页 |
一、数罪累犯的类型 | 第47-48页 |
二、数罪累犯的并罚适用争议 | 第48-49页 |
三、针对数罪累犯问题的制度完善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执行阶段中数罪并罚的适用及其制度完善 | 第50-60页 |
第一节 执行期间的漏罪、新罪的并罚适用 | 第50-53页 |
一、原判之罪为数罪的漏罪或者新罪的并罚 | 第50-51页 |
二、同时发现漏罪和新罪的并罚 | 第51-53页 |
三、针对执行期间漏罪、新罪并罚的制度完善 | 第53页 |
第二节 缓刑、假释中的数罪并罚适用 | 第53-56页 |
一、缓刑、假释中的数罪类型 | 第54-55页 |
二、缓刑、假释中数罪并罚的争议 | 第55-56页 |
三、针对缓刑、假释中数罪并罚问题的制度完善 | 第56页 |
第三节 减刑中的数罪并罚适用 | 第56-60页 |
一、减刑中的数罪类型 | 第56-57页 |
二、减刑中数罪并罚的争议 | 第57-59页 |
三、针对减刑中数罪并罚问题的制度完善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 记 | 第63-64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4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