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脊手法及牵引治疗在校大学生颈痛的疗效观察对比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综述一 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进展 | 第11-15页 |
| 1. 中医手法的发展简史 | 第11页 |
| 2. 手法及手法疗法的概念 | 第11页 |
| 3. 中医手法基本治疗原则 | 第11-12页 |
| 4. 骨伤科手法的分类 | 第12-13页 |
| 5. 中医手法的作用机制 | 第13-15页 |
| 综述二 颈肌在青少年颈痛发病中的意义 | 第15-19页 |
| 1. 中医学对青少年颈痛的认识 | 第15-16页 |
| 2. 现代医学对青少年颈痛的认识 | 第16-19页 |
| ·解剖学认识 | 第16-17页 |
| ·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的原因 | 第17页 |
| ·颈肌劳损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37页 |
| 前言 | 第21-23页 |
| 临床资料 | 第23-30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 2 病例资料 | 第23页 |
| 3 诊疗标准 | 第23-24页 |
|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 ·整脊组观察结果 | 第24页 |
| ·中医整脊手法的标准化制定 | 第24-25页 |
| ·牵引组观察结果 | 第25页 |
| ·牵引规范化操作 | 第25-26页 |
|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26-27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7页 |
| ·主要观察指标 | 第27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 5 研究结果 | 第28-30页 |
| 讨论 | 第30-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启示与展望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附图 | 第37-40页 |
| 附表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