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1 导论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1-17页 |
·政府职能理论 | 第11-13页 |
·贸易保护理论及非关税壁垒定义 | 第13-17页 |
3 主要贸易摩擦国家(地区)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 第17-29页 |
·反倾销及欧盟、美国的反倾销程序 | 第17-23页 |
·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 | 第23-25页 |
·美国“337”调查 | 第25-26页 |
·欧盟、美国的技术性壁垒 | 第26-29页 |
4 浙江遭遇“两反一保”的现状及案例 | 第29-46页 |
·浙江遭遇“两反一保”、“337调查”的现状与特点 | 第29-33页 |
·绍兴应诉欧盟第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及评述 | 第33-41页 |
·温州打火机CR案及评述 | 第41-46页 |
5 应对非关税壁垒机制的模型设计 | 第46-5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6-50页 |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50-51页 |
6 应对非关税壁垒模型的“德尔菲”法检验 | 第51-59页 |
·专家组的构成 | 第51页 |
·“德尔菲”法的设计步骤 | 第51-52页 |
·统计分析及结果检验 | 第52-58页 |
·运用“德尔菲”法的几点建议 | 第58-59页 |
7 对策及建议 | 第59-65页 |
·地方政府须构建预警信息中心,走“网络化”道路 | 第59页 |
·地方政府须建立应诉基金,走“合作化”道路 | 第59-60页 |
·地方政府须培育行业协会,走“独立化”道路 | 第60-62页 |
·地方政府须支持企业技术革新,走“以质取胜”道路 | 第62-63页 |
·地方政府须引导企业调整出口战略,走“市场多元化”道路 | 第63页 |
·地方政府须鼓励企业积极应诉,走“机制化”道路 | 第63-65页 |
附录1: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附录2:问卷调查(第一轮) | 第66-67页 |
附录3:问卷调查(第二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