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 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实施QFII 制度的理论背景 | 第15-29页 |
·引言 | 第15页 |
·经济全球化 | 第15-21页 |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6页 |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19-21页 |
·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理论 | 第21-24页 |
·国际投资理论中的两缺口理论 | 第21-22页 |
·国际资本转移福利效应模型——麦克杜格尔福利效应模型 | 第22-24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 第24-29页 |
·各国(地区)证券市场开放的模式选择 | 第24-26页 |
·新兴证券市场开放进程的比较 | 第26-29页 |
第二章 QFII 制度概述 | 第29-36页 |
·引言 | 第29页 |
·证券市场开放的一种策略:QFII 制度 | 第29-30页 |
·QFII 制度 | 第30-32页 |
·什么是QFII 制度 | 第30-31页 |
·QFII 的投资理念 | 第31-32页 |
·QFII 制度的传导机制 | 第32页 |
·QFII 制度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作用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韩国、台湾地区和印度的QFII 制度 | 第36-47页 |
·引言 | 第36页 |
·韩国的QFII 制度概况 | 第36-38页 |
·韩国证券市场开放进程 | 第36-37页 |
·韩国实施QFII 制度后对市场的作用 | 第37-38页 |
·台湾地区的QFII 制度概况 | 第38-43页 |
·台湾地区实施QFII 制度的背景 | 第38页 |
·台湾地区证券市场开放进程 | 第38-39页 |
·台湾地区推行QFII 制度的措施及演变 | 第39-41页 |
·推行QFII 制度对台湾地区证券市场的作用 | 第41-43页 |
·印度的QFII 制度概况 | 第43-46页 |
·韩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实施 QFII 制度对市场的影响及效果 | 第45页 |
·实施 QFII 制度对市场的影响特征 | 第45页 |
·实施QFII 制度的效果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国的QFII 制度 | 第47-59页 |
·引言 | 第47页 |
·中国的QFII 制度引入 | 第47-53页 |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选择与理由 | 第47-48页 |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可选政策 | 第48-50页 |
·中国选择QFII 制度的经济背景 | 第50-51页 |
·中国引入QFII 制度的历程 | 第51-53页 |
·中国实施的QFII 制度的特点 | 第53-55页 |
·实施QFII 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55-58页 |
·市场资金量的增加 | 第55-56页 |
·投资理念的更新与融合 | 第56-57页 |
·券商自身实力的增强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国际经验对中国实施QFII 制度的启示与展望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QFII 制度的实施进程的启示 | 第59-61页 |
·国际经验对中国QFII 制度风险控制的启示 | 第61-64页 |
·QFII 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 | 第61-62页 |
·防范措施 | 第62-63页 |
·更为严重的其他风险与防范措施 | 第63-64页 |
·对中国实施QFII 制度的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