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及实证分析

引言第1-2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7-19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9-20页
 三、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研究意义第20-23页
  (一) 研究目标第20页
  (二) 研究内容第20-21页
  (三) 研究思路第21页
  (四) 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23-41页
 一、 利率的特殊功能及其决定功能第23-33页
  (一) 利息与利率第23-24页
  (二) 利率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功能第24-27页
  (三) 利率的决定理论及其政策含义第27-33页
 二、 利率市场化分析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33-41页
  (一) 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利率市场化的简单探讨第33-35页
  (二) 各国利率自由化进程及其结果的反思第35-36页
  (三)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第36-38页
  (四) 成功实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第38-41页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现状、成因分析第41-50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现状第41-44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类型与成因第44-47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类型第44-47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第47页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一) 利率风险管理观念的滞后和人才的匮乏第47-48页
  (二) 缺乏完备高效的利率管理机构第48页
  (三) 利率风险衡量、评估和规避机制尚未建立第48-49页
  (四) 资金定价能力有待考验第49页
  (五) 资产负债品种、结构单一第49-50页
第三章 利率风险的衡量第50-76页
 一、 利率风险衡量的概念第50-52页
 二、 利率风险衡量的历史演变第52-53页
 三、 利率风险衡量的未来变化第53-54页
 四、 利率风险衡量的处理过程第54-56页
 五、 利率风险的具体衡量方法分析第56-68页
  (一) 缺口分析法第56-58页
  (二) 持续期计量模型第58-65页
  (三) VAR模型第65-68页
 六、 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与总体预测第68-76页
  (一) 有效持续期缺口的实证分析第68-71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第71-74页
  (三) 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几年利率风险的总体预测第74-76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抉择第76-86页
 一、 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经验第76-78页
  (一) 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第76页
  (二) 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的日常监控第76页
  (三) 建立完善的兼顾风险控制和经营效率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第76-77页
  (四) 不断开发和运用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第77页
  (五) 各行均建立了严密的内控制度第77-78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抉择第78-83页
  (一) 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第78页
  (二) 加快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第78-80页
  (三) 建立适合本行实际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第80页
  (四) 对本外币利率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第80页
  (五) 科学而灵活地进行本外币金融产品定价第80-81页
  (六) 创造并运用适合本行自身特点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第81页
  (七) 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第81-82页
  (八)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利率管理队伍第82-83页
 三、 金融工程是管理利率风险的根本途径第83-8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后记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商品编码组织的经济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