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目 录 | 第11-15页 |
绪 论 | 第15-22页 |
第一编 古代编 | 第22-141页 |
第一章 有关残疾及其标准的认识与法律规定 | 第22-32页 |
一、 肢体残疾 | 第23-25页 |
二、 视力残疾 | 第25-26页 |
三、 听力残疾 | 第26页 |
四、 言语残疾 | 第26-27页 |
五、 智力残疾 | 第27页 |
六、 精神残疾 | 第27-29页 |
七、 麻风病 | 第29页 |
八、 器官缺损和其他残疾 | 第29-31页 |
九、 沈家本关于笃疾、废疾和精神病的认识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政治法律思想 | 第32-62页 |
一、 大同 | 第32-34页 |
二、 互助兼爱 | 第34-36页 |
三、 赈济 | 第36-40页 |
四、 养恤 | 第40-44页 |
五、 蠲免 | 第44-47页 |
六、 优恤 | 第47-52页 |
七、 残疾预防 | 第52-57页 |
八、 废除肉刑,减少残疾 | 第57-60页 |
九、 对中国历代有关残疾人保护政治法律思想的评价 | 第60-62页 |
第三章 有关残疾人居养政策法律的制定及实施 | 第62-69页 |
第四章 优恤制度 | 第69-81页 |
一、 优恤制度的产生 | 第69页 |
二、 西周时期 | 第69-70页 |
三、 春秋战国时期 | 第70-71页 |
四、 秦汉时期 | 第71-72页 |
五、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72页 |
六、 隋唐时期 | 第72-74页 |
七、 宋朝 | 第74-75页 |
八、 元朝 | 第75-76页 |
九、 明朝 | 第76-78页 |
十、 清朝 | 第78-80页 |
十一、 太平天国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就业 | 第81-88页 |
一、 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教育 | 第81-85页 |
二、 残疾人的就业安排 | 第85-88页 |
第六章 蠲免政策和法律对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优惠照顾规定 | 第88-97页 |
一、 西周时期 | 第88-90页 |
二、 春秋战国时期 | 第90-91页 |
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91-93页 |
四、 隋唐时期 | 第93-94页 |
五、 宋朝时期 | 第94页 |
六、 明清时期 | 第94-97页 |
第七章 历代有关赈谷的规定中对残疾人的照顾 | 第97-111页 |
一、 西周时期 | 第97-99页 |
二、 春秋战国时期 | 第99-100页 |
三、 秦汉时期 | 第100-101页 |
四、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101-103页 |
五、 隋唐时期 | 第103-105页 |
六、 宋朝 | 第105-106页 |
七、 元朝 | 第106-107页 |
八、 明朝 | 第107-108页 |
九、 清朝 | 第108-111页 |
第八章 残疾人的婚姻和家庭保护 | 第111-116页 |
一、 残疾人的婚姻 | 第111-112页 |
二、 残疾人的家庭 | 第112-116页 |
第九章 刑事法律中对残疾人的保护规定 | 第116-125页 |
一、 禁止同姓成婚 | 第116-117页 |
二、 对残疾人犯罪减免刑罚 | 第117-121页 |
三、 对致人伤残犯罪严厉处罚 | 第121-125页 |
第十章 废除肉刑 | 第125-129页 |
一、 肉刑的产生和种类 | 第125-126页 |
二、 汉文帝十三年废除肉刑 | 第126-127页 |
三、 汉文帝废肉刑的意义 | 第127-129页 |
第十一章 伤残司法鉴定与诉讼 | 第129-136页 |
一、 《礼记》对伤残鉴定的规定 | 第129页 |
二、 睡虎地秦墓竹简对伤残鉴定的规定 | 第129-130页 |
三、 汉律、唐律中有关伤残鉴定的规定 | 第130-132页 |
四、 两宋法律关于伤残鉴定的规定 | 第132-134页 |
五、 明清时期对伤残检验鉴定的规定 | 第134-136页 |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残疾人社会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和特点 | 第136-141页 |
一、 经济因素 | 第136-138页 |
二、 政治因素 | 第138页 |
三、 社会家庭因素 | 第138-139页 |
四、 思想文化因素 | 第139-141页 |
第二编 近现代编 | 第141-169页 |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的发展和演变 | 第141-145页 |
一、 晚清时社会保障政策的新变化 | 第141-142页 |
二、 残疾人康复 | 第142-143页 |
三、 残疾人教育 | 第143-144页 |
四、 伤残军人优恤 | 第144-145页 |
第二章 主管残疾人事务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 第145-149页 |
一、 北洋政府的内务部 | 第145-146页 |
二、 北洋政府时期地方机构及其职能 | 第146页 |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机构--国民政府内政部 | 第146-147页 |
四、 国民政府社会部 | 第147页 |
五、 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各级机构 | 第147-149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制度 | 第149-160页 |
一、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护立法 | 第149-152页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护立法 | 第152-160页 |
第四章 对民国时期残疾人保护制度的评价 | 第160-162页 |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残疾人社会保护法制 | 第162-169页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优抚工作 | 第162-164页 |
二、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 第164-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