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概述 | 第10-17页 |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 1.1.1 国内外雨水利用的研究实践 | 第10-11页 |
| 1.1.2 国内外中水利用的研究实践 | 第11-13页 |
| 1.2 重庆市的水资源特点及居民的用水状况 | 第13-15页 |
| 1.2.1 重庆市的水资源特点 | 第13-14页 |
| 1.2.2 重庆市居民的用水状况 | 第14-15页 |
| 1.3 山地城市重庆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 第15页 |
| 1.3.1 传统的解决水问题的方法 | 第15页 |
| 1.3.2 寻求以“节水”为目标的方法 | 第15页 |
| 1.4 山地城市小区水利用的研究 | 第15页 |
|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2 山地生态人居小区水循环系统的理论 | 第17-26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山地生态人居小区水循环系统的建立 | 第17-18页 |
| 2.3 山地生态人居小区地面雨水径流量方程的建立 | 第18-22页 |
| 2.4 山地生态人居小区小范围内地面雨水径流量的计算 | 第22-23页 |
| 2.5 屋面雨水径流量的计算 | 第23-24页 |
| 2.6 水量平衡的核算 | 第24-25页 |
| 2.7 小结 | 第25-26页 |
| 3 中水与雨水联合处理技术方案优选 | 第26-53页 |
| 3.1 引言 | 第26页 |
| 3.2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6-30页 |
| 3.3 模糊物元分析简介 | 第30-32页 |
| 3.3.1 模糊物元和复合模糊物元 | 第30-31页 |
| 3.3.2 从优隶属度原则 | 第31-32页 |
| 3.3.3 关联变换及关联系数复合模糊物元 | 第32页 |
| 3.3.4 关联度复合模糊物元和关联分析 | 第32页 |
| 3.4 常用建筑中水、雨水处理方法总结分析 | 第32-41页 |
| 3.4.1 山地生态人居小区中水和雨水结合处理分析 | 第32-35页 |
| 3.4.2 生物膜法 | 第35-38页 |
| 3.4.3 地下渗滤系统 | 第38-40页 |
| 3.4.4 CAST工艺 | 第40-41页 |
| 3.5 基于AHP的模糊物元模型在中水与雨水联合处理技术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第41-52页 |
| 3.5.1 确定技术方案优选的评价指标 | 第41-43页 |
| 3.5.2 建立关联系数复合模糊物元 | 第43-45页 |
| 3.5.3 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 第45-52页 |
| 3.6 小结 | 第52-53页 |
| 4 中水与雨水联合处理系统优化规划 | 第53-61页 |
| 4.1 系统分析 | 第53-54页 |
| 4.2 中水与雨水联合处理系统的规划 | 第54-60页 |
| 4.3 小结 | 第60-61页 |
| 5 实例分析 | 第61-70页 |
| 5.1 工程介绍 | 第61-62页 |
| 5.2 小区水循环系统计算与设计 | 第62-68页 |
| 5.3 中水与雨水联合处理系统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 第68-69页 |
| 5.4 小结 | 第69-7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6.1 结论 | 第70页 |
| 6.2 建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图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