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篱新害虫—拉缘蝽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4页 |
| 1 拉缘蝽的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14-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4-17页 |
| ·成虫 | 第14页 |
| ·卵 | 第14-15页 |
| ·若虫 | 第15-17页 |
| 2 拉缘蝽的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 第17-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页 |
| ·室内饲养观察 | 第17页 |
| ·生殖特性观察 | 第17页 |
| ·孵化特性观察 | 第17页 |
| ·室外定点观察 | 第1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7-19页 |
| ·生活史 | 第17页 |
| ·生活习性 | 第17-19页 |
| 3 拉缘蝽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研究 | 第19-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 4 拉缘蝽空间格局的研究 | 第20-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 ·拉缘蝽空间格局的调查方法 | 第20页 |
| ·拉缘蝽空间格局的测定方法 | 第20-24页 |
| ·聚集原因检验 | 第24页 |
| ·拉缘蝽空间格局的动态分析 | 第24-25页 |
|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 ·拉缘蝽空间格局的测定 | 第25-30页 |
| ·聚集原因检验 | 第30页 |
| ·拉缘蝽空间格局的动态分析 | 第30-33页 |
| 5 拉缘蝽抽样技术的研究 | 第33-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序贯抽样 | 第33页 |
|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序贯抽样 | 第34-35页 |
|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 第35-37页 |
| 6 拉缘蝽防治的研究 | 第37-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化学防治试验 | 第37页 |
| ·栽培技术防治试验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 ·化学防治试验 | 第38-41页 |
| ·栽培技术防治试验 | 第41-42页 |
| 7 小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 ·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42页 |
|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42-43页 |
| ·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研究 | 第43页 |
| ·空间格局的研究 | 第43页 |
| ·空间格局的动态分析 | 第43-44页 |
| ·抽样技术的研究 | 第44页 |
| ·综合防治的研究 | 第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