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状态检测的硬件防火墙实现技术研究

目录第1-7页
图目录第7-9页
表目录第9-10页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内外防火墙研究比较第13-15页
  1.2.2 状态检测技术的引进第15-16页
  1.2.3 性能问题第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7页
 1.5 本文的研究成果第17-18页
第二章 基于状态检测的硬件防火墙总体结构设计第18-34页
 2.1 状态检测技术与传统技术分析第18-21页
  2.1.1 包过滤技术第18-19页
  2.1.2 应用层网关第19-20页
  2.1.3 状态检测技术第20-21页
 2.2 流行的开发工具研究与分析第21-27页
  2.2.1 Iptables/Netfilter第21-25页
  2.2.2 Iptables的优势第25-27页
 2.3 硬件防火墙总体设计第27-32页
  2.3.1 防火墙工作流程第28页
  2.3.2 防火墙总体结构设计第28-29页
  2.3.3 主控板软件逻辑结构第29-30页
  2.3.4 过滤板设计第30-32页
  2.3.5 设计特点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状态检测技术流程设计第34-46页
 3.1 概述第34页
 3.2 状态检测工作流程设计第34-45页
  3.2.1 状态检测工作流程第34-35页
  3.2.2 状态表项第35-36页
  3.2.3 数据包在用户空间的状态第36-37页
  3.2.4 状态表项刷新分析第37-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状态检测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第46-61页
 4.1 技术路线第46-50页
  4.1.1 思考第46页
  4.1.2 两种研究技术第46-47页
  4.1.3 CAM器件第47-49页
  4.1.4 CYNSE70256器件第49-50页
 4.2 硬件设计第50-53页
  4.2.1 状态检测技术硬件设计第50-51页
  4.2.2 状态控制模块第51-53页
  4.2.3 该硬件设计特点第53页
 4.3 数据结构第53-55页
  4.3.1 CAM中的数据结构第54页
  4.3.2 SRAM数据结构第54-55页
 4.4 地址空间管理第55-57页
  4.4.1 存放空白结点的地址第55页
  4.4.2 使用两条链第55-56页
  4.4.3 记录最后一个表项的地址第56-57页
  4.4.4 三种算法比较第57页
 4.5 状态机监视第57-60页
  4.5.1 状态表项处理模块状态机第57-58页
  4.5.2 时间戳修改模块状态机第58-59页
  4.5.3 五元组搜索模块状态机第59-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硬件性能评价第61-66页
 5.1 器件特性分析第61-62页
  5.1.1 CAM写时钟第61页
  5.1.2 CAM搜索时钟第61页
  5.1.3 SRAM写时钟第61-62页
 5.2 性能计算第62-65页
  5.2.1 状态检测操作分析第62-63页
  5.2.2 时钟分析第63页
  5.2.3 最大连接数第63-64页
  5.2.4 缓冲区容量与FIFO容量第64-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6.1 本文的工作第66页
 6.2 展望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港口集团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下一篇:制度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