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拟南芥茉莉素信号传导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2页 |
1 茉莉素是新发现的植物内源激素 | 第9-16页 |
·茉莉素的生物功能 | 第10-11页 |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以及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 第11-14页 |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 第11-12页 |
·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 第12-14页 |
·茉莉素的信号传导途径 | 第14-16页 |
·茉莉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突变体 | 第14-15页 |
·茉莉素的信号传导模型 | 第15-16页 |
2 泛素-蛋白降解系统 | 第16-17页 |
3 SCF复合体 | 第17-18页 |
4 CUL1的结构、修饰及功能 | 第18-19页 |
5 拟南芥中不同激素信号传导之间的交叉联系 | 第19-22页 |
·茉莉素与生长素信号传导之间的联系 | 第20-21页 |
·茉莉素、乙烯与水杨酸信号传导之间的交叉联系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拟南芥Cullin1点突变影响茉莉素信号传导的研究 | 第22-75页 |
1 前言 | 第22-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0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5页 |
·抗体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40页 |
·拟南芥的种植与培养 | 第25-26页 |
·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 | 第26页 |
·根长的测量和数据统计 | 第26-27页 |
·微量DNA的提取 | 第27页 |
·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27-29页 |
·Western杂交分析 | 第29-31页 |
·免疫共沉淀分析 | 第31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3页 |
·大肠杆菌的转化与鉴定 | 第33-36页 |
·农杆菌的转化与鉴定 | 第36-37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及鉴定 | 第37-38页 |
·基因组转录差异的比较 | 第38-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69页 |
·AtCUL1 T-DNA插入突变体的表型以及对生长素和茉莉素的反应 | 第40-42页 |
·AtCUL1 T-DNA插入突变体隐性胚胎致死 | 第40页 |
·atcul1-5/+杂合突变体对生长素的反应 | 第40-42页 |
·atcul1-5/+杂合突变体对茉莉素的反应 | 第42页 |
·axr6突变体对茉莉素信号传导的影响 | 第42-45页 |
·axr6突变体的表型 | 第42页 |
·axr6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拟南芥中茉莉素诱导基因的表达 | 第45页 |
·axr6突变体对茉莉素的反应显著降低 | 第45页 |
·axr6-1/+和axr6-2/+杂合突变体对茉莉素的反应下降 | 第45-49页 |
·axr6-1/+和axr6-2/+杂合突变体对茉莉素表现为部分抗性 | 第47页 |
·axr6-1/+和axr6-2/+杂合突变体中茉莉素诱导基因的表达降低 | 第47页 |
·axr6/+杂合突变体中PDF1.2基因的诱导表达增强 | 第47-49页 |
·axr6-1/+和axr6-2/+杂合突变体的育性正常 | 第49页 |
·表达AtCUL1点突变的转基因株系对茉莉素的反应降低 | 第49-59页 |
·AtCUL1和AtCUL1_(F111V)基因的克隆与转化 | 第49-51页 |
·融合Myc的AtCUL1_(F111V)基因的克隆 | 第49-51页 |
·融合Flag的AtCUL1和AtCUL1_(F111V)基因的克隆 | 第51页 |
·质粒的扩增与农杆菌的转化 | 第51页 |
·植物转化以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51页 |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表型 | 第51-53页 |
·转基因植株中AtCUL1_(F111V)或AtCUL1基因的表达增强 | 第53页 |
·转基因植株中AtCUL1_(F111V)或AtCUL1蛋白积累 | 第53-55页 |
·转突变AtCUL1_(F111V)基因的植株对生长素的抗性增加 | 第55页 |
·转突变AtCUL1_(F111V)基因的植株对茉莉素的敏感性下降 | 第55-57页 |
·转入AtCUL1_(F111V)基因后茉莉素特异诱导基因的表达降低 | 第57-59页 |
·COI1基因和AtCUL1基因在茉莉素信号传导中具有协同作用 | 第59-63页 |
·纯合双突变体中茉莉素诱导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 | 第59页 |
·杂合双突变体对生长素的抗性与axr6/+相似 | 第59-61页 |
·杂合双突变体的表型 | 第61页 |
·杂合双突变体对茉莉素的抗性增强 | 第61-63页 |
·杂合双突变体中茉莉素诱导基因的表达降低 | 第63页 |
·AtCUL1点突变削弱SCF~(COI1)复合体的形成 | 第63-65页 |
·AtCUL1点突变减少蛋白的泛素化 | 第65-67页 |
·AtCUL1点突变影响基因组的转录 | 第67-69页 |
4 讨论 | 第69-74页 |
·axr6突变体降低对茉莉素的反应 | 第69-70页 |
·axr6突变体降低正常SCF~(COI1)复合体的水平 | 第70-71页 |
·axr6突变体的异常表型可能是所有AtCUL1-SCF复合体介导的蛋白泛素化降低所致 | 第71-74页 |
5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