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胎儿监护仪的研制与胎儿心率信号的初步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胎儿心率的调节机制 | 第8-9页 |
·胎儿心率监护的临床意义 | 第9-10页 |
·胎儿心率监护的发展 | 第10-12页 |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胎儿瞬时心率信号的拾取 | 第14-26页 |
·心音信号的特点 | 第14-15页 |
·心音信号的生理特点 | 第14-15页 |
·心音信号的听诊特点 | 第15页 |
·胎儿心率信号的特点 | 第15-16页 |
·正常胎儿心率 | 第15页 |
·异常胎儿心率 | 第15-16页 |
·胎儿瞬时心率信号的拾取 | 第16-26页 |
·胎儿瞬时心率信号的获得 | 第16-21页 |
·拾取胎儿瞬时心率信号的基本思想 | 第21-22页 |
·胎儿瞬时心率信号的拾取 | 第22-25页 |
·胎儿瞬时心率的计算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子宫收缩信号及胎动信号的拾取 | 第26-31页 |
·子宫收缩曲线在临床的意义 | 第26-27页 |
·子宫收缩信号 | 第27-29页 |
·子宫收缩压力测定方法 | 第28页 |
·子宫收缩信号的放大 | 第28页 |
·子宫收缩曲线的定标 | 第28-29页 |
·胎动信号 | 第29-31页 |
·胎动信号的临床意义 | 第29-30页 |
·胎动信号的获得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多通道胎儿监护仪 | 第31-37页 |
·多路信号接入计算机 | 第31-32页 |
·PC6360 模/数转换卡 | 第32-34页 |
·人机交互界面 | 第34-35页 |
·胎儿监护仪前置面板数码显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37-46页 |
·胎儿瞬时心率信号的采集 | 第37-3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9-40页 |
·初步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40-46页 |
·功率谱分析 | 第40-42页 |
·分形 | 第42-43页 |
·奇怪吸引子 | 第43-46页 |
第六章 结 论 | 第46-48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46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 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