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14页 |
·电能质量的概念 | 第10-11页 |
·评价电能质量的指标 | 第11-1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问题的由来 | 第14-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谐波研究的现状 | 第17-31页 |
·电力系统的谐波源 | 第18-19页 |
·谐波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危害 | 第19-23页 |
·变压器 | 第19-20页 |
·电力电缆 | 第20页 |
·电动机和发电机 | 第20页 |
·电力电子设备 | 第20-21页 |
·开关和继电保护 | 第21页 |
·补偿电容器 | 第21-23页 |
·国内外谐波的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国外谐波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国内谐波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比较 | 第27-28页 |
·电力系统谐波的抑制方法 | 第28-31页 |
·主动型谐波抑制方法 | 第28页 |
·被动型谐波抑制方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谐波分析中常用的几种信号处理方法 | 第31-45页 |
·傅立叶变换 | 第31-39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 | 第33-36页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36-39页 |
·小波变换 | 第39-44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9-41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41-42页 |
·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 | 第42-43页 |
·小波包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利用MATLAB进行谐波的仿真分析 | 第45-58页 |
·对象的选取 | 第45-47页 |
·叠加信号 | 第45页 |
·混有噪音的信号 | 第45-46页 |
·分段信号 | 第46-47页 |
·傅立叶分析方法 | 第47-52页 |
·对叠加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及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47-49页 |
·对噪音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及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49-50页 |
·对分段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及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50-52页 |
·用快速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分析 | 第52-56页 |
·对叠加信号的小波变换 | 第53-54页 |
·对噪音信号的小波变换 | 第54页 |
·对分段信号的小波变换 | 第54-56页 |
·比较结果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剔除奇异点监测电网谐波 | 第58-75页 |
·信号奇异性监测 | 第58-61页 |
·小波变换和信号突变的联系 | 第59-60页 |
·李氏指数 | 第60-61页 |
·剔除奇异点监测谐波 | 第61-65页 |
·对信号进行预处理 | 第62-63页 |
·选择小波函数 | 第63-64页 |
·判断奇异点 | 第64-65页 |
·用小波的低频重构部分进行FFT | 第65页 |
·剔除奇异点监测谐波方法的Matlab仿真检验 | 第65-71页 |
·原始仿真对象的选取及其FFT | 第65-66页 |
·叠加干扰的仿真对象及其FFT | 第66-67页 |
·用剔除奇异点监测谐波的方法对电流信号进行分析 | 第67-69页 |
·比较 | 第69-71页 |
·数字式谐波分析装置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一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摘要 | 第82-84页 |
附录二 分析对象的基波及2-50次谐波组成 | 第84-85页 |
附录三 对原始仿真对象进行FFT后基波及谐波的频域幅值 | 第85-86页 |
附录四 基波及整数次谐波的频域幅值Ⅰ | 第86-87页 |
附录五 基波及整数次谐波的频域幅值Ⅱ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