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相关理论、实证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9-13页 |
·中国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和写作思路 | 第14-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外贸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17-24页 |
·经济条件分析 | 第17页 |
·闲置资源分析 | 第17-21页 |
·剩余资源与外贸出口 | 第17-18页 |
·作用机制分析 | 第18-21页 |
·比较优势分析 | 第21-22页 |
·比较优势新模型的说明 | 第21页 |
·作用机制分析 | 第21-22页 |
·规模经济分析 | 第22-24页 |
3 外贸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分析 | 第24-33页 |
·变量和数据 | 第25-27页 |
·外贸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模型 | 第27-28页 |
·外贸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弹性关系模型 | 第28-30页 |
·模型经济意义与检验 | 第30-33页 |
4 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模型研究 | 第33-41页 |
·变量和数据 | 第33-34页 |
·初级产品、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模型 | 第34-36页 |
·出口产品增长率模型 | 第36-37页 |
·出口产品弹性模型 | 第37-38页 |
·模型经济意义与检验 | 第38-41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41-46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中国的经济增长接近“平衡模式” | 第41-42页 |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为剩余资源寻找出路 | 第42页 |
·出口的要素禀赋特点正在向着资金、技术密集的方向上积累 | 第42页 |
·建议 | 第42-46页 |
·适应“平衡模式”要求,实行进、出口并重的积极的贸易政策 | 第42-43页 |
·适度增加进口资本品的比重,提高“平衡模式”经济增长质量 | 第43页 |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起点,完善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发挥 | 第43-44页 |
·技术进步创造出口优势,加速要素禀赋转变步伐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