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脱色性能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第2章 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 第14-26页 |
| ·印染废水的色度问题 | 第14-15页 |
| ·纺织印染生产工艺 | 第15-17页 |
| ·印染废水尘物脱色技术 | 第17-26页 |
| ·生物系统中的脱色微生物 | 第21-25页 |
| ·脱色研究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 第3章 实验仪器材料与检测方法 | 第26-32页 |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26-30页 |
| ·菌种来源 | 第26页 |
| ·实验用培养基 | 第26-28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用主要药品、试剂 | 第29-30页 |
| ·实验检测方法 | 第30-32页 |
| ·实验用菌液的准备及菌体浊度的确定 | 第30页 |
| ·菌种脱色能力的确定 | 第30-31页 |
|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第31页 |
| ·染料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 第31页 |
| ·色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 第4章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32-45页 |
| ·脱色细菌的分离筛选 | 第32-39页 |
| ·菌种分离筛选步骤 | 第32页 |
| ·采样 | 第32-33页 |
| ·富集增殖培养 | 第33-35页 |
| ·菌株分离 | 第35-37页 |
| ·脱色菌的筛选 | 第37-38页 |
| ·脱色菌株TS4的最大吸收波长及生长曲线 | 第38-39页 |
| ·活性红PBL脱色细菌的鉴定 | 第39-45页 |
| ·菌株的鉴定方法 | 第39-40页 |
| ·菌株TS4的形态特征 | 第40-41页 |
| ·TS4菌的染色实验 | 第41页 |
|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41-43页 |
| ·菌株的碳源利用情况 | 第43页 |
| ·菌株生长的pH值测定 | 第43页 |
| ·菌株生长的温度测定 | 第43-44页 |
| ·鉴定结论 | 第44-45页 |
| 第5章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脱色特性 | 第45-59页 |
| ·脱色特性实验技术路线 | 第45-46页 |
|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培养条件 | 第46-55页 |
| ·培养基对脱色的影响 | 第46-50页 |
| ·培养条件对脱色的影响 | 第50-55页 |
| ·活性红PBL脱色菌TS4的降解速率 | 第55-57页 |
| ·不同浓度下的脱色降解曲线与生长曲线 | 第55-56页 |
| ·不同浓度下TS4对活性红PBL的降解速率 | 第56-57页 |
| ·混合菌对染料的脱色研究 | 第57-5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