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城市产业结构趋势分析及调整策略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 目录 | 第1-9页 |
| 第一章 绪 论 | 第9-19页 |
| 1 产业结构的涵义及产业分类 | 第9-11页 |
| ·产业结构的涵义 | 第9页 |
| ·产业分类 | 第9-11页 |
| 2 产业结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3 问题的提出 | 第13-19页 |
| ·干旱区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 | 第13-14页 |
| ·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第14-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乌鲁木齐市概况 | 第19-22页 |
| 1 乌鲁木齐市自然地理特征 | 第19-20页 |
|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 ·气候 | 第19-20页 |
| ·自然资源 | 第20页 |
| ·旅游资源 | 第20页 |
| 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0-22页 |
| ·人口结构与规模 | 第20页 |
| ·经济规模与产业规模 | 第20-21页 |
| ·基础设施建设 | 第21页 |
| ·人民生活水平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趋势演变分析 | 第22-38页 |
| 1 乌鲁木齐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2-25页 |
| ·乌鲁木齐市的GDP在全疆所处的地位 | 第22-24页 |
| ·乌鲁木齐市的GDP与全国的比较 | 第24-25页 |
| 2 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第25-30页 |
| ·第一产业分析 | 第26-27页 |
| ·第二产业分析 | 第27-28页 |
| ·第三产业分析 | 第28-30页 |
| 3 各产业内部分行业结构分析 | 第30-36页 |
| ·第一产业中各行业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 ·第二产业中各行业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 4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8-45页 |
| 1 理论与方法 | 第38-39页 |
| 2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 | 第39-41页 |
| ·确定参考序列 | 第39页 |
| ·无量纲化 | 第39页 |
| ·求关联系数 | 第39-40页 |
| ·求关联度 | 第40-41页 |
| ·相关排序 | 第41页 |
| 3 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1-44页 |
| ·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1-42页 |
|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分析 | 第42页 |
|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分析 | 第42-43页 |
|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分析 | 第43-44页 |
| 4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趋势预测分析 | 第45-53页 |
| 1 乌鲁木齐市国内生产总值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 第45-48页 |
| ·时间序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45页 |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曲线的选择 | 第45-47页 |
| ·未来五年乌鲁木齐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 | 第47-48页 |
| 2 第一产业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 第48-49页 |
| 3 第二产业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 第49-50页 |
| 4 第三产业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 第50-51页 |
| 5 预测分析及讨论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9页 |
| 1 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 第53-54页 |
| 2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 第54-55页 |
| 3 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55页 |
|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55页 |
|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 4 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第56-58页 |
| ·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第56-57页 |
| ·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第57页 |
| ·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第57-58页 |
| 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8页 |
| 6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 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