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玻璃纤维短切机理及设备优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本论文所用符号的说明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4页
   ·引言第11-12页
   ·玻璃纤维短切特性的研究概况第12-17页
     ·玻璃纤维材料的特性分析第12-15页
     ·玻璃纤维短切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7-18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设计的研究进展第18页
     ·涂层技术在玻璃纤维短切刀具上的应用第18-19页
   ·玻璃纤维短切设备优化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4页
2 玻璃纤维短切机理研究第24-42页
   ·玻璃纤维的微观断裂机理分析第24-27页
     ·玻璃纤维强度理论第24-25页
     ·玻璃纤维强度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玻璃纤维短切原理的定性探讨第27-30页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第27-28页
     ·不同纤维的短切机理对比第28-30页
   ·玻璃纤维短切机理研究——短切模型的对比分析第30-40页
     ·玻璃纤维传统切断模型第30-32页
     ·玻璃纤维弯折模型第32-36页
     ·两种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36-38页
     ·压辊缓冲材料对短切设备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温度对玻璃纤维切断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的磨损分析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3 基于ANSYS的短切过程仿真分析第42-52页
   ·ANSYS接触问题分析的特点第42-44页
     ·接触条件第43页
     ·接触行为的分类第43页
     ·接触常数的定义第43-44页
     ·接触对的建立原则第44页
     ·接触算法第44页
   ·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的定义第44-45页
   ·玻璃纤维短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5-47页
     ·短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第45-46页
     ·接触对的建立第46-47页
   ·切断模型的加载与求解第47页
   ·数据分析与最优玻璃纤维短切模型的确定第47-50页
   ·温度场对仿真分析数据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4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优化实验研究第52-63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设备简介及实验结果的考量指标第52-55页
     ·实验设备及材料简介第52-53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的磨钝标准第53-55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材料实验第55-60页
     ·短切实验方案第55-57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57-60页
     ·实验现象分析第60页
   ·玻璃纤维短切刀具的切削实验效果验证及评价第60-61页
   ·涂层技术在玻璃纤维切削刀具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5 玻璃纤维短切设备优化研究第63-75页
   ·提高刀片利用率的设备改进第64-66页
   ·提高短切率和刀具寿命的短切机构优化第66-71页
     ·刀具安装角对短切性能的影响第66-67页
     ·刀具刃倾角对短切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刀具刃口高度与刀具楔角参数的选取第68-71页
     ·刀具的刃磨工艺第71页
   ·基于图像识别的玻璃纤维短切率计算方案第71-74页
     ·基于图像识别的玻璃纤维短切率计算一般步骤第72页
     ·玻璃纤维次品的图像识别方法第72-74页
   ·小结第74-7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本论文总结第75-76页
   ·展望第76-77页
附录第77-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致谢第87-8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氨酯/多壁碳纳米管定向微纳纤维丝压敏特性研究
下一篇:聚甲醛输送链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