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题 | 第6-7页 |
一、 王阳明心学之解读 | 第7-11页 |
1、 社会背景和功能 | 第7页 |
2、 义理特色 | 第7-9页 |
3、 理论框架 | 第9-11页 |
二、 王畿、邹守益捍卫师说的共有立场 | 第11-19页 |
1、 信守良知说 | 第12-14页 |
2、 驳斥异说 | 第14-17页 |
3、 融通传统学说 | 第17-18页 |
4、 利用讲会组织 | 第18-19页 |
三、 王畿的思想特色 | 第19-26页 |
1、 疏通本体论与宇宙论 | 第20-23页 |
2、 “四无论” | 第23-25页 |
3、 良知信仰论 | 第25-26页 |
四、 邹守益的思想特色 | 第26-30页 |
1、 本体论:“不睹不闻” | 第26-27页 |
2、 工夫论:“戒慎恐惧” | 第27-29页 |
3、 贯通心学与《大学》、《中庸》 | 第29-30页 |
五、 王畿、邹守益思想异趣 | 第30-34页 |
1、 体系的评价 | 第31-32页 |
2、 差异的分析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