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和C/S混合体系结构的IC-CAM系统的开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7-11页 |
·CAM的概念 | 第7-8页 |
·CAM与集成电路制造 | 第8页 |
·国内外IC-CAM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8-9页 |
·IC-CAM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9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9-11页 |
第二章 IC-CAM支撑系统和开发工具 | 第11-20页 |
·数据库系统 | 第11-14页 |
·IC-CAM系统中的数据库 | 第11-12页 |
·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处理 | 第12-13页 |
·IC-CAM中的数据库系统结构 | 第13-14页 |
·网络系统 | 第14-17页 |
·C/S结构和B/S结构的比较 | 第15-17页 |
·系统采用的网络结构 | 第17页 |
·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PowerBuilder | 第17-20页 |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结构及主要功能 | 第20-26页 |
·系统结构 | 第20-23页 |
·系统数据库结构 | 第20-21页 |
·系统网络结构 | 第21-23页 |
·系统的功能 | 第23-26页 |
第四章 异构数据库转换 | 第26-33页 |
·异构数据库和转换方法 | 第26-28页 |
·系统中的异构数据库转换的实现 | 第28-33页 |
第五章 系统增加和完善的功能 | 第33-56页 |
·新型IC-CAM系统的特点 | 第33-34页 |
·新型IC-CAM系统增加和完善的各部分功能 | 第34-56页 |
·界面优化 | 第34-36页 |
·多工艺线共用 | 第36-38页 |
·灵活的调度子系统 | 第38-44页 |
·两级质量管理 | 第44-51页 |
·特殊产品处理系统外延子系统 | 第51-53页 |
·广域网报表 | 第53-54页 |
·系统的数据安全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 部分程序代码 | 第62-65页 |
附录B 几种国内外IC-CAM系统比较 | 第65-66页 |
附录C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