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功能效应比较研究
第一章 前言 | 第1-14页 |
1 国内外稻田种植模式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外稻田种植模式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稻田种植模式的研究概况 | 第10页 |
·湖南省稻田种植模式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2 目前我省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3 稻田种植模式研究方法的概况 | 第11-13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第14-23页 |
1 湖南省的资源概况 | 第14-15页 |
·湖南省的地理概况 | 第14页 |
·湖南省的气候、水资源 | 第14-15页 |
·湖南省的土地资源概况 | 第15页 |
2 湖南五个稻田生态区的资源概况 | 第15-17页 |
·湘东稻田生态区的资源概况 | 第16页 |
·湘中稻田生态区的资源概况 | 第16页 |
·湘西稻田生态区的资源概况 | 第16页 |
·湘南稻田生态区的资源概况 | 第16-17页 |
·湘北稻田生态区的资源概况 | 第17页 |
3 研究对象的确定及研究的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7-18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4 数据资料的收集 | 第19页 |
5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19-23页 |
·能量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19页 |
·养分平衡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19-20页 |
·经济效果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能量的投入与产出分析 | 第23-30页 |
1 湖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能量投入情况 | 第23-24页 |
2 湖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能量产出情况 | 第24-26页 |
3 湖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能量产投情况 | 第26-28页 |
4 湖南省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能量分析评价 | 第28-29页 |
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养分平衡分析 | 第30-37页 |
1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养分输入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2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养分输出情况分析 | 第31-34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养分输出量分析 | 第31-32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养分输出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3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养分平衡分析 | 第34-36页 |
·养分平衡定性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种植模式的肥料产能率 | 第36页 |
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经济效果分析 | 第37-43页 |
1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成本分析 | 第37-38页 |
2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产值分析 | 第38-39页 |
3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39-42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利润分析 | 第39-40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利率分析 | 第40-42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总成本的投资效果 | 第40-41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总成本的投资效果 | 第41页 |
·湖南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的劳动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种植模式综合评价 | 第43-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50页 |
1 主要稻田种植模式的评价 | 第46-47页 |
2 湖南各稻田生态区适宜发展的稻田种植模式 | 第47-48页 |
3 湖南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第48页 |
4 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50页 |
·农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问题 | 第48-49页 |
·种植模式的分区与布局 | 第49页 |
·农田种植模式的专家系统研究工作有待深入 | 第49-50页 |
第八章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