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可行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5页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第9-12页
     ·国内风力发电现状第12-15页
     ·储能技术对于实现风电并网的意义第15页
   ·风电-储能技术联合运行研究现状第15-16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与储能系统研究现状第18-30页
   ·智能电网的概念第18-20页
     ·智能电网的特殊涵义第18-19页
     ·智能电网包含内容第19-20页
   ·我国智能电网现状第20-22页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第20-21页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研究第21-22页
   ·分布式能源中的储能系统第22-28页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第23-24页
     ·抽水蓄能系统第24-25页
     ·电池储能系统第25-26页
     ·超导储能系统第26-27页
     ·其他储能系统第27页
     ·储能系统效益分析第27-28页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设计存在问题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储氢-氢氧联合循环联合储能系统第30-46页
   ·氢经济发展现状第30-32页
     ·国外氢经济发展第30-31页
     ·国内氢经济发展第31-32页
   ·氢气生产、运输和储存环节第32-36页
     ·氢气生产环节第32-33页
     ·氢气运输环节第33-35页
     ·氢气储存环节第35-36页
   ·氢氧联合循环简介第36-37页
   ·储氢-氢氧联合循环联合储能系统第37-39页
     ·制氢-储能系统第37-38页
     ·基于氢氧联合循环的储能系统第38-39页
   ·联合储能系统的效率分析第39-45页
     ·储氢-简单氢氧联合循环效率分析第39-41页
     ·储氢-给水预热的氢氧联合循环效率分析第41-43页
     ·储氢-给水预热并一次再热的氢氧联合循环效率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储氢-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第46-59页
   ·耦合发电系统的设计内容第46-52页
     ·风电厂选择第46-49页
     ·电解槽装置第49-50页
     ·氢氧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第50-52页
   ·耦合发电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第52-54页
     ·模拟小电网外形第52-53页
     ·耦合发电系统运行模型第53-54页
   ·耦合发电系统运行方式第54-58页
     ·间歇性运行方式第55-56页
     ·连续性运行方式第56-57页
     ·最优化运行方式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效益分析第59-63页
   ·经济效益分析第59-60页
   ·环境效益分析第60-61页
   ·社会效益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页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火电厂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故障风险评价与维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