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房竹林矿段13-2~#矿体开采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8-10页 |
| ·矿床开采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 第8页 |
| ·矿床开采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地质资源状况 | 第10-20页 |
| ·资源状况分析 | 第10-11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1-16页 |
| ·矿床类型 | 第16-18页 |
| ·矿体分布规律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生产系统概述 | 第20-31页 |
| ·生产系统 | 第20-21页 |
| ·供电系统 | 第21页 |
| ·供水系统 | 第21-22页 |
| ·排水系统 | 第22-23页 |
| ·压气系统 | 第23-24页 |
| ·通风系统 | 第24-25页 |
| ·提升运输系统 | 第25-26页 |
| ·重点生产区域概况 | 第26-27页 |
| ·采矿方法 | 第27-31页 |
| 第四章 矿体开采现状 | 第31-33页 |
| ·竹林矿段生产现状 | 第31页 |
| ·矿床地质及开采现状 | 第31-32页 |
| ·矿床开拓系统现状 | 第32页 |
| ·矿床采矿方法现状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矿床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第33-43页 |
| ·矿体的赋存条件及开采范围 | 第33页 |
| ·矿床地质及储量情况 | 第33-35页 |
| ·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 第35页 |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 第35-36页 |
|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 第36-41页 |
| ·工程地质 | 第41-42页 |
| ·工程地质评价 | 第42页 |
| ·环境地质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 第43-55页 |
| ·矿体开采顺序的研究 | 第43-49页 |
| ·矿体采矿方法方案研究 | 第49-54页 |
| ·矿体采矿方法方案优化研究 | 第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13-2#矿体提升运输系统匹配 | 第55-64页 |
| ·2001年底达产时期生产运输状况 | 第55页 |
| ·现提升运行作业时间实测 | 第55页 |
| ·1#斜井提升速度及能力计算 | 第55-57页 |
| ·2#斜井提升速度及能力计算 | 第57-59页 |
| ·箕斗斜井提升速度及能力计算 | 第59-61页 |
| ·设备配置计算 | 第61-62页 |
| ·校配及计算结果 | 第62-63页 |
| ·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 第63-64页 |
| 第八章 采场地压,监测方案研究 | 第64-67页 |
| ·采场地压监测方案 | 第64-65页 |
| ·首采矿块采场地压监测方案可行性研究 | 第65-66页 |
| ·首采矿块采场地压监测方案的实施 | 第66-67页 |
| 第九章 地质堪探系统规划 | 第67-71页 |
| ·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区和靶区的初选 | 第67-68页 |
| ·规划思路及目标 | 第68页 |
| ·勘探工程的设计与布置 | 第68-71页 |
| 第十章 矿体开拓系统规划研究 | 第71-83页 |
| ·总体规划 | 第71-72页 |
| ·生产系统总体规划 | 第72-75页 |
| ·各生产系统的规划 | 第75-77页 |
| ·规划区的生产规模 | 第77-78页 |
| ·13-2矿体开拓系统规划研究思路 | 第78页 |
| ·矿体开拓系统设计方案 | 第78-79页 |
| ·矿体开拓系统方案的优化 | 第79-80页 |
| ·小结 | 第80-83页 |
| 第十一章 综合技术经济评价 | 第83-87页 |
| ·矿床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与计算参数 | 第83-84页 |
|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84-85页 |
| ·盈亏平衡点价格 | 第85页 |
| ·综合评价 | 第85-86页 |
| ·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十二章 结论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