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8-10页 |
第二节 围绕银证分离所进行的历史争论 | 第10-15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论文架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金融机构发展的新趋势 | 第17-29页 |
第一节 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的优势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金融机构跨业经营的组织型态 | 第18-22页 |
一、 完全整合式 | 第18页 |
二、 德国式 | 第18-19页 |
三、 英国式 | 第19页 |
四、 美国式 | 第19-22页 |
第三节 以金融控股公司从事跨业经营的理论分析 | 第22-29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二、 美、日与台湾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理由 | 第24-29页 |
第三章 美、日金融体系的比较 | 第29-41页 |
第一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系 | 第29-33页 |
一、 金融体系的特色 | 第29-30页 |
二、 银行、证券业与企业间的关系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以银行为导向的金融体系 | 第33-39页 |
一、 金融体系的特色 | 第33页 |
二、 银行、证券业与企业间的关系 | 第33-39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措施 | 第41-55页 |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防火墙”机制 | 第42-51页 |
一、 金融“内防火墙”的综合绩效评估 | 第42-44页 |
二、 金融“内防火墙”的设立 | 第44-50页 |
三、 本节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防火墙”机制 | 第51-55页 |
一、 银行与企业间的关系—美国法制 | 第52-53页 |
二、 银行与企业间的关系—日本法制 | 第53页 |
三、 本节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对我国未来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55-65页 |
第一节 “内防火墙”制度 | 第55-63页 |
第二节 “外防火墙”制度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8页 |
注释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