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20页 |
·番木瓜简介 | 第8页 |
·番木瓜环斑病毒 | 第8-10页 |
·PRSV的防控策略 | 第10-11页 |
·RNA病毒与宿主关系 | 第11-12页 |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 第12页 |
·eIF4E蛋白活性的调节 | 第12-13页 |
·eIF4E介导的抗病性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技术 | 第14-20页 |
·套叠PCR | 第14-15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 | 第15-18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 第18-19页 |
·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 | 第19-20页 |
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40页 |
·材料 | 第21-28页 |
·生化试剂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2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2-23页 |
·表达载体图 | 第23-24页 |
·试剂与培养基配置 | 第24-28页 |
·方法 | 第28-40页 |
·突变基因的构建 | 第28-31页 |
·Cp-eIF4E突变位点的选择 | 第28页 |
·引物设计 | 第28-29页 |
·定点突变 | 第29-31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5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32-33页 |
·双酶切反应 | 第33-35页 |
·酵母双杂交 | 第35-37页 |
·提取酵母双杂交表达质粒(略) | 第35页 |
·酵母表型鉴定 | 第35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36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6-37页 |
·滤纸影印检测 | 第37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 | 第37-40页 |
·提取BiFC表达质粒(略) | 第37页 |
·番木瓜叶片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37-38页 |
·番木瓜叶片原生质体的转化 | 第38-39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39-4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0-48页 |
·突变位点的确定 | 第40-41页 |
·重叠延伸PCR介导的定点突变 | 第41-42页 |
·表达载体鉴定 | 第42-43页 |
·毒性与自激活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酵母双杂交验证结果 | 第44-46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结果 | 第46-48页 |
5 讨论 | 第48-52页 |
·eIF4E参与马铃薯Y病毒侵染循环的可能机制 | 第48-49页 |
·eIF4E突变位点的选择与分析 | 第49-50页 |
·突变位点对互作的影响与分析 | 第50-51页 |
·利用基因工程以eIF4E为靶点研究耐久、广谱抗病性 | 第51-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