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RP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第7页 |
1.2 RP软件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第7页 |
1.3 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及发展趋势 | 第7页 |
1.4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7-9页 |
1.4.1 软件过程技术 | 第8页 |
1.4.2 面向对象技术 | 第8页 |
1.4.3 组件技术 | 第8页 |
1.4.4 开放分布式技术 | 第8-9页 |
1.5 通用RP软件系统的技术特点 | 第9页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1.6.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6.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开放分布式计算模型和原理 | 第11-21页 |
2.1 引言 | 第11页 |
2.2 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 第11-13页 |
2.2.1 Client/Server结构 | 第11页 |
2.2.2 三层体系结构 | 第11-12页 |
2.2.3 多层体系结构 | 第12页 |
2.2.4 开放分布式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2.3 CORBA模型及原理 | 第13-15页 |
2.3.1 对象管理体系结构OMA | 第13-14页 |
2.3.2 CORBA结构基础 | 第14-15页 |
2.3.3 CORBA规范的技术特点 | 第15页 |
2.4 J2EE模型及原理 | 第15-18页 |
2.4.1 J2EE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2.4.2 J2EE技术特点 | 第18页 |
2.5 Windows DNA模型 | 第18-19页 |
2.6 分布式解决方案的比较 | 第19-2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分布式多层RP软件系统RP Agent建模 | 第21-37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软件建模方法 | 第21-22页 |
3.3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22-23页 |
3.4 RP Agent系统分析模型 | 第23-33页 |
3.4.1 需求概述 | 第24页 |
3.4.2 RP Agent系统use case包 | 第24-25页 |
3.4.3 RP Agent系统关键use case包分析 | 第25-33页 |
3.5 RP Agent系统的设计模型 | 第33-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分布式多层RP软件系统RP Agent的实现 | 第37-54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RP Agent系统的组件模型 | 第37-40页 |
4.2.1 基于组件的技术 | 第37-38页 |
4.2.2 J2EE的组件解决方案 | 第38-39页 |
4.2.3 RP Agent系统的组件体系 | 第39-40页 |
4.3 RP Agent系统的分布式通信机制 | 第40-42页 |
4.4 RP Agent系统的关键算法 | 第42-47页 |
4.4.1 Facet Manager组件算法 | 第42-44页 |
4.4.2 Scan Manager组件算法 | 第44-46页 |
4.4.3 Code Manager组件算法 | 第46页 |
4.4.4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存储同步算法 | 第46-47页 |
4.5 RP Agent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47-48页 |
4.6 RP Agent系统的通用性解决方案 | 第48-50页 |
4.6.1 系统级通用性 | 第48-49页 |
4.6.2 模块级通用性 | 第49页 |
4.6.3 应用级通用性 | 第49-50页 |
4.7 RP Agent系统的配置和部署 | 第50-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分布式多层RP软件系统RP Agent的应用 | 第54-58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RP Agent业务子系统 | 第54-55页 |
5.3 RP Agent管理子系统 | 第55-56页 |
5.4 文件/仿真子系统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5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9-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