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1. 乳腺癌相关的潮热汗出因素 | 第11-12页 |
·年龄因素(自然围绝经状态) | 第11页 |
·化学疗法 | 第11页 |
·内分泌药物对雌激素的干扰 | 第11-12页 |
·卵巢去势相关因素 | 第12页 |
2. 现代医学对潮热汗出的进一步认识 | 第12-13页 |
3.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药物相关性潮热的治疗现状 | 第13-14页 |
·非雌激素治疗 | 第13-14页 |
·植物样雌激素治疗 | 第14页 |
4. 中医对乳癌相关性潮热的认识 | 第14-18页 |
·病因病机 | 第14-16页 |
·中医辨证论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23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18-23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8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8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8-19页 |
4. 试验方法 | 第19页 |
5. 疗效评分标准及观察指标 | 第19-22页 |
6. 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临床试验结果 | 第23-27页 |
1. 基线水平比较结果 | 第23页 |
·两组在年龄及服用法乐通时间构成比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 第23页 |
·两组在入组前KI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 第23页 |
·两组入组前潮热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 第23页 |
·两组在入组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 第23页 |
2. 统计分析结果 | 第23-26页 |
·根据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评分标准,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如下表 | 第23-24页 |
·潮热汗出情况改善表如下 | 第24-25页 |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如下表 | 第25页 |
·两组中医主要单个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如下 | 第25-26页 |
3. 激素水平变化的比较 | 第26页 |
4. 不良反应观察 | 第26页 |
5. 随访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7-30页 |
1、导师对乳癌妇女潮热汗出证型的探讨 | 第27页 |
2、敛汗脐疗膏的组方特点及主要作用机制研究 | 第27-28页 |
3、脐部穴位贴敷疗法 | 第28-29页 |
4、敛汗脐疗膏治疗肾阴虚型乳癌潮热汗出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第29页 |
5、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及对社会的价值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附录 | 第36-40页 |
附录1:肾阴虚型潮热汗出KI评分量表 | 第36-37页 |
附录2:自觉潮热汗出评分量表 | 第37-38页 |
附录3: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 第38-39页 |
附录4:同意书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