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 第8页 |
1.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 第8-9页 |
1.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 第9-11页 |
第2章 我国跨国经营的主体 | 第11-17页 |
2.1 主体的性质 | 第11-12页 |
2.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跨国经营 | 第12-14页 |
2.3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 | 第14-15页 |
2.4 非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 | 第15-17页 |
第3章 我国跨国企业的资产重组 | 第17-20页 |
3.1 组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 | 第17-18页 |
3.1.1 跨国企业集团 | 第17页 |
3.1.2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途径 | 第17页 |
3.1.3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应注意的问题 | 第17-18页 |
3.2 组建我国的跨国综合商社 | 第18-20页 |
3.2.1 综合商社 | 第18页 |
3.2.2 建立我国的跨国综合商社 | 第18-19页 |
3.2.3 我国跨国综合商社的发展战略 | 第19-20页 |
第4章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 | 第20-32页 |
4.1 创建和并购 | 第20-24页 |
4.1.1 创建和并购 | 第20-21页 |
4.1.2 我国企业对创建和并购方式的选择 | 第21-24页 |
4.2 创建海外企业的法律问题 | 第24-29页 |
4.2.1 独资企业 | 第24-26页 |
4.2.2 合营企业 | 第26-29页 |
4.3 海外收购的法律问题 | 第29-32页 |
4.3.1 合并 | 第30页 |
4.3.2 收购 | 第30-32页 |
第5章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资金运作的法律问题 | 第32-39页 |
5.1 跨国经营中的融资问题 | 第32-35页 |
5.1.1 国外市场融资与国内市场融资并重 | 第32-34页 |
5.1.2 降低融资成本与避免融资风险并重 | 第34-35页 |
5.2 设立境外利润中心的法律问题 | 第35-36页 |
5.2.1 利润中心及其设立 | 第35-36页 |
5.2.2 我国跨国企业利润中心的设立 | 第36页 |
5.3 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问题 | 第36-39页 |
5.3.1 转移定价的概念与特征 | 第36-37页 |
5.3.2 转移定价的动机和后果 | 第37-38页 |
5.3.3 我国跨国企业对转移定价的运用 | 第38-39页 |
第6章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规避的法律问题 | 第39-46页 |
6.1 跨国经营中的风险 | 第39-40页 |
6.2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40-41页 |
6.3 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41-43页 |
6.4 我国对外投资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 | 第43-46页 |
第7章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争议的解决 | 第46-54页 |
7.1 争议的类型 | 第46-47页 |
7.1.1 合同争议 | 第46-47页 |
7.1.2 非合同争议 | 第47页 |
7.2 争议的解决 | 第47-54页 |
7.2.1 政治解决 | 第47-48页 |
7.2.2 东道国当地救济 | 第48页 |
7.2.3 法院诉讼 | 第48-49页 |
7.2.4 仲裁 | 第49-50页 |
7.2.5 ICSID公约与投资纠纷的解决 | 第50-54页 |
第8章 结论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