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

PET-60PHB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合成及其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

1 液晶高分子第1-16页
 1.1 液晶高分子概述第9-11页
 1.2 液晶高分子的特性第11-12页
 1.3 液晶高分子的应用第12-13页
 1.4 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4.1 合成方法研究第13-14页
  1.4.2 改性研究第14-16页
2 原位复合材料——PET/TLCP共混物第16-21页
 2.1 聚合物共混物概述第16页
 2.2 原位复合材料概述第16-17页
 2.3 PET/TLCP原位复合体系的特征第17-19页
 2.4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第19-21页
3 PET-60PHB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合成及其共混物的制备第21-29页
 3.1 PET-60PHB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合成第21-26页
  3.1.1 合成方案的确定第21-22页
  3.1.2 实验用原料及主要实验仪器第22-23页
  3.1.3 PET-60PHB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合成第23页
  3.1.4 实验的正交设计第23-24页
  3.1.5 共聚酯特性粘度的测定第24-25页
  3.1.6 共聚酯液晶性表征第25页
  3.1.7 PET/60PHB共聚酯的红外表征第25-26页
 3.2 PET/TLCP共混物的制备第26-29页
  3.2.1 共混方案的确定第26页
  3.2.2 共混物制备方法的确定第26页
  3.2.3 实验用主要原材料及主要仪器设备第26-27页
  3.2.4 共混试样制备第27页
  3.2.5 性能测试第27-29页
4 PET-60PHB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合成及表征第29-38页
 4.1 聚合过程分析第29页
 4.2 单一因素对共聚酯特性粘度的影响第29-31页
  4.2.1 PHB含量的影响第29页
  4.2.2 熔融缩聚温度的影响第29-30页
  4.2.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0-31页
  4.2.4 反应时间对共聚酯特性粘度的影响第31页
 4.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及最佳配方的确定第31-32页
 4.4 本实验合成的PET-60PHB共聚酯的红外结构谱图第32-33页
 4.5 本实验合成的PET-60PHB共聚酯液晶性表征第33-37页
  4.5.1 精密熔点测定仪、偏光显微镜观察液晶结构第33-35页
  4.5.2 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共聚酯液晶结构第35页
  4.5.3 DTA谱图第35-36页
  4.5.4 共聚酯熔融指数与PHB含量的关系第36-37页
 4.6 结论第37-38页
5 共混物相容性及流变性能研究第38-47页
 5.1 PET/TLCP共混物相容性研究第38-39页
  5.1.1 相容性理论分析第38页
  5.1.2 PET/TLCP共混体系相容性分析第38-39页
  5.1.3 DSC表征PET/TLCP共混物的相容性第39页
 5.2 PET/TLCP共混物流变性能研究第39-47页
  5.2.1 加工温度选择第40-41页
  5.2.2 PET/TLCP共混物的流动曲线第41-43页
  5.2.3 共混物熔体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第43-44页
  5.2.4 共混物熔体的表观粘度与TLCP含量的关系第44-45页
  5.2.5 共混熔融指数MI与组成关系第45-47页
6 共混物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研究第47-52页
 6.1 PET/TLCP共混物力学性能研究第47-49页
  6.1.1 PET/TLCP共混物拉伸强度与TLCP含量的关系第47页
  6.1.2 PET/TLCP共混物拉伸强度与催化剂含量的关系第47-48页
  6.1.3 PET/TLCP共混物拉伸强度提高的原因第48-49页
 6.2 PET/TLCP共混物相态结构研究第49-52页
7 共混物熔融结晶性能研究第52-58页
 7.1 PET/TLCP共混物的熔融行为第52-53页
 7.2 PET/TLCP共混物结晶速率研究第53-56页
  7.2.1 由过冷程度判断结晶的难易第53-54页
  7.2.2 由DSC图谱的熔体结晶峰温评价PET的结晶速率第54-56页
 7.3 PET/TLCP共混物结晶度的研究第56-58页
8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 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羊胎期肺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下一篇: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品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