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一 前言 | 第10-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三 正文 | 第30-77页 |
1 物候学观察 | 第30-37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1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1.2.1 属的物候学特点 | 第31-32页 |
1.2.2 组间及组内种间的物候学特点 | 第32-34页 |
1.2.3 花期物候学特点 | 第34-37页 |
2 比较胚胎学研究 | 第37-5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7-56页 |
2.2.1 毛蕊组 | 第40-41页 |
2.2.1.1 毛蕊郁金香 | 第39-40页 |
2.2.1.2 柔毛郁金香 | 第40页 |
2.2.1.3 垂蕾郁金香 | 第40-41页 |
2.2.2 长柱组 | 第41-44页 |
2.2.2.1 异瓣郁金香 | 第41-43页 |
2.2.2.2 异叶郁金香 | 第43-44页 |
2.2.3 无毛组 | 第44-47页 |
2.2.3.1 阿尔泰郁金香 | 第44-45页 |
2.2.3.2 天山郁金香 | 第45-46页 |
2. 2. 3. 3 准噶尔郁金香 | 第46-47页 |
2.2.4 讨论 | 第47-56页 |
2.2.4.1 郁金香属植物的胚囊发育类型 | 第47-51页 |
2.2.4.2 同种植物不同胚囊类型 | 第51-53页 |
2.2.4.3 郁金香属的胚囊发育类型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 第53-56页 |
3 传粉生物学研究 | 第56-69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56-58页 |
3.1.1 材料 | 第56页 |
3.1.2 方法 | 第56-5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9页 |
3.2.1 开花习性的观测 | 第58页 |
3.2.2 花粉生物学特性 | 第58-59页 |
3.2.3 最佳授粉时间的测定 | 第59页 |
3.2.4 授粉方式与媒介的测定 | 第59-60页 |
3.2.5 虫媒传粉 | 第60-69页 |
3.2.5.1 花被和花粉作为诱物对昆虫吸引力的检测 | 第60-61页 |
3.2.5.2 访花者的种类 | 第61-63页 |
3.2.5.3 访花行为 | 第63-65页 |
3.2.5.4 访花频率 | 第65-69页 |
4 资源评价研究 | 第69-75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69-70页 |
4.2 观测结果 | 第70-75页 |
5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图版说明 | 第82-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