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主要缩略语 | 第13-15页 |
全文概述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ApoE的多态性分析 | 第16-32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一 材料 | 第17-19页 |
二 方法 | 第19-23页 |
(一) 白细胞DNA的提取 | 第19-21页 |
1 白细胞的分离 | 第19-20页 |
2 DNA提取 | 第20-21页 |
3 DNA的鉴定和定量 | 第21页 |
(二) PCR扩增ApoE基因片段 | 第21-22页 |
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1页 |
2 PCR反应 | 第21-22页 |
(1)反应体系 | 第21-22页 |
(2)反应条件: | 第22页 |
(3)电泳: | 第22页 |
(三) ApoE基因型的鉴定 | 第22-23页 |
1 酶切反应 | 第22页 |
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27页 |
一 PCR扩增结果 | 第23-25页 |
二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 | 第25-26页 |
三 基因频率分布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32页 |
一 AD与ApoEε4基因型密切相关 | 第27-30页 |
二 血管性痴呆患者ε4基因型的检出 | 第30页 |
三 ε4基因型检出的正确评价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 早老素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 第32-45页 |
前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9页 |
一 材料 | 第32-35页 |
二 方法 | 第35-39页 |
(一) 白细胞D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1 白细胞的分离 | 第35页 |
2 DNA提取 | 第35-36页 |
3 DNA的鉴定和定量 | 第36页 |
(二) PCR扩增PS-1基因片段 | 第36-38页 |
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6-37页 |
2 PCR反应 | 第37-38页 |
(1)反应体系 | 第37页 |
(2)反应条件: | 第37-38页 |
(3)电泳 | 第38页 |
(三) PS-1基因型的鉴定 | 第38-39页 |
1 酶切反应 | 第38页 |
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8页 |
3.染色 | 第38-39页 |
结果 | 第39-40页 |
一 PCR扩增结果 | 第39页 |
二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 | 第39-40页 |
三 基因频率分布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5页 |
第三部分 早老素1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45-86页 |
前言 | 第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72页 |
Ⅰ 材料 | 第46-47页 |
Ⅱ 方法 | 第47-72页 |
一、质粒的制备 | 第47-49页 |
(一) 细菌的培养和保存 | 第47-48页 |
(二) 固体细菌的培养 | 第48页 |
(三) 液体细菌的培养 | 第48-49页 |
(四) 菌种的保存与复苏 | 第49页 |
二、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质粒的转化 | 第49-51页 |
(一)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9-50页 |
(二) 细菌的转化 | 第50-51页 |
三、质粒的提取和纯化 | 第51-56页 |
(一)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51-54页 |
(二) 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54-56页 |
四、野生和突变早老素1基因的cDNA片段的回收 | 第56-57页 |
五、含有野生型和突变型早老素1的Pcdna3载体的构建 | 第57-58页 |
六、用于转染的质粒的提取 | 第58-60页 |
七、外源基因转染 | 第60-62页 |
(一) 准备细胞 | 第61页 |
(二) 准备转染混合液 | 第61页 |
(三) 添加激活液 | 第61-62页 |
(四) 稳定转染 | 第62页 |
八、PS-1基因表达产物的测定 | 第62-70页 |
A 材料 | 第62-64页 |
B 方法 | 第64-70页 |
(一) PS-1蛋白的制备 | 第65页 |
(二)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 | 第65-69页 |
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灌制 | 第65-67页 |
2 电转移 | 第67-68页 |
3.丽春红S染色 | 第68页 |
4.用考马斯亮篮对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染色 | 第68-69页 |
(三) 印迹杂交 | 第69-70页 |
九、凋亡的检测 | 第70-72页 |
(一) 凋亡细胞的碘化丙啶排斥分析法 | 第70-71页 |
1 仪器和试剂的配制 | 第70页 |
2 操作步骤 | 第70页 |
3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的形态 | 第70-71页 |
(二) 细胞群染色体DNA断裂的测定 | 第71-72页 |
1 试剂的配制 | 第71页 |
2 操作步骤 | 第71-72页 |
结果 | 第72-81页 |
一、pBluescript质粒图谱以及携带外源基因PS-1的示意图 | 第72-73页 |
二、pCDNA3质粒图谱以及克隆位点示意图 | 第73-74页 |
三、正常的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 第74页 |
四、荧光镜下观察 | 第74-75页 |
五、PS-1的表达检测(Western blot) | 第75页 |
六、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第75-81页 |
七、凋亡细胞DNA片段分析 | 第81页 |
讨论 | 第81-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6-95页 |
综述1 | 第95-116页 |
老年性痴呆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95-116页 |
综述2 | 第116-146页 |
诊断老年性痴呆和验证其病理生理假说的外周标志 | 第116-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