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转子泵简介 | 第12页 |
·转子泵的主要用途 | 第12页 |
·转子泵相对离心泵及螺杆泵的优点 | 第12-13页 |
·转子泵及转子型线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转子泵结构及原理 | 第15-20页 |
·转子泵的工作原理 | 第15页 |
·转子泵的构造 | 第15-16页 |
·转子泵的结构形式 | 第16-17页 |
·转子泵的传动方式 | 第17页 |
·转子泵的润滑方式 | 第17页 |
·转子泵的工作特点及性能指数 | 第17-18页 |
·转子泵工作特点 | 第17-18页 |
·转子泵的性能范围 | 第18页 |
·转子泵的转子型线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转子泵的转子型线方程 | 第20-40页 |
·摆线转子型线 | 第20-28页 |
·摆线形成原理 | 第20-22页 |
·内摆线方程 | 第20-21页 |
·外摆线方程 | 第21页 |
·基本尺寸关系 | 第21-22页 |
·摆线型线方程 | 第22-25页 |
·理论型线方程 | 第22-23页 |
·实际型线方程 | 第23-25页 |
·面积利用系数 | 第25-28页 |
·内摆线对应的影线面积 | 第25-26页 |
·外摆线对应的影线面积 | 第26-27页 |
·转子横断面总面积 | 第27页 |
·面积利用系数 | 第27-28页 |
·圆弧转子型线 | 第28-39页 |
·基本尺寸关系 | 第28-29页 |
·圆弧型线方程 | 第29-31页 |
·理论型线方程 | 第29-30页 |
·实际型线方程 | 第30-31页 |
·径距比的选取 | 第31-35页 |
·叶谷曲率半径 | 第31-33页 |
·拐点和驻点存在的条件 | 第33-34页 |
·径距比的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面积利用系数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转子泵的分析及型线设计 | 第40-57页 |
·转子泵转速的确定 | 第40页 |
·转子泵的排量计算 | 第40-41页 |
·转子泵的流量计算 | 第41页 |
·转子泵的容积利用系数 | 第41页 |
·转子间隙 | 第41-42页 |
·转子的最大半径设计 | 第42-43页 |
·转子型线径距比的确定 | 第43页 |
·摆线转子型线径距比的确定 | 第43页 |
·圆弧转子型线径距比的确定 | 第43页 |
·转子型线设计所用软件及方法介绍 | 第43-45页 |
·MATLAB 简介 | 第43-44页 |
·AutoCAD 简介 | 第44页 |
·AutoCAD 环境下转子参数化绘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44-45页 |
·转子型线的参数化设计 | 第45-46页 |
·参数化编程的基本思路 | 第46页 |
·型线方程的参数数值 | 第46页 |
·转子型线的 MATLAB 程序 | 第46-50页 |
·摆线型线转子的实际型线程序 | 第46-48页 |
·圆弧型线转子的实际型线程序 | 第48-50页 |
·AutoCAD 下转子型线绘制 | 第50-52页 |
·转子泵腔体进出口直径计算 | 第52-53页 |
·腔体进口直径计算 | 第52页 |
·腔体出口直径计算 | 第52-53页 |
·同步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 第53-54页 |
·机械密封 | 第54-55页 |
·两种型线的对比 | 第55-56页 |
·转子型线对互换性影响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转子泵三维设计及运动仿真 | 第57-66页 |
·SolidWorks 简介 | 第57页 |
·转子泵设计 | 第57-61页 |
·转子泵转子三维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转子泵其它部件的三维模型建立 | 第58-60页 |
·所用标准件的三维模型建立 | 第60页 |
·转子泵的装配 | 第60-61页 |
·转子泵的运动仿真 | 第61-65页 |
·三叶圆弧转子的运动仿真 | 第61-63页 |
·两叶摆线转子的运动仿真 | 第63-6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