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概述 | 第6-11页 |
1.1 医学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 第6-7页 |
1.2 可视化技术的主要实现途径 | 第7页 |
1.3 三维重建与显示 | 第7-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 | 第9-11页 |
第2章 三维显示的图形学方法 | 第11-18页 |
2.1 三维显示的相关过程 | 第11-12页 |
2.2 投影模式 | 第12-13页 |
2.3 三维显示过程中的Model与View线性转换 | 第13-15页 |
2.4 M-V转换阵的Matrix堆栈方式 | 第15-16页 |
2.5 三维显示的光照模型 | 第16-18页 |
第3章 三维体数据场等值面的提取过程 | 第18-24页 |
3.1 MC算法 | 第18-19页 |
3.2 建立移动立方体模型 | 第19-21页 |
3.3 构成等值面的三角面片的方向性 | 第21-22页 |
3.4 体数据场中等值面的提取过程 | 第22-24页 |
第4章 等值面的方向平滑处理 | 第24-31页 |
4.1 等值面的法矢量的计算 | 第24-25页 |
4.2 等值面的平滑处理 | 第25-28页 |
4.2.1 等值面的坐标平滑 | 第25-26页 |
4.2.2 等值面的方向平滑 | 第26-28页 |
4.3 三维等值面的矢量场分析 | 第28-29页 |
4.4 等值面方向平滑的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第5章 等值面的多边形归并处理 | 第31-35页 |
5.1 制约三维显示速度的原因 | 第31页 |
5.2 等值面多边形归并的意义 | 第31-32页 |
5.3 归并门限值Tgate的选择 | 第32-33页 |
5.4 等值面多边形归并的过程 | 第33-35页 |
第6章 改进的三维重建及其显示结果 | 第35-43页 |
6.1 体数据场的建立 | 第35页 |
6.2 本文改进的三维重建与显示处理 | 第35-36页 |
6.3 软件编写与显示结果 | 第36-43页 |
第7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及主要创新点 | 第43页 |
7.2 本文工作展望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综述]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