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 | 第7-8页 |
第一章 举世瞩目的中英谈判 | 第8-42页 |
第一节:改革、开放——香港谈判的基点 | 第8-21页 |
一、寻求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切入点 | 第8-12页 |
二、中国改革开放构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基点 | 第12-16页 |
三、全面看待等待和斗争的33年 | 第16-21页 |
第二节:主权、治权——中英谈判的要害 | 第21-34页 |
一、舆论 | 第21-23页 |
二、交锋 | 第23-27页 |
三、僵局的突破及其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三节:繁荣与稳定——香港谈判的旗帜 | 第34-42页 |
一、我们真正关心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 第34-35页 |
二、繁荣、稳定旗帜下的斗争 | 第35-37页 |
三、繁荣、稳定与《中英联合声明》。 | 第37-42页 |
第二章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基本法》 | 第42-60页 |
第一节:中国法制的新创造 | 第42-47页 |
一、创制《基本法》的客观要求 | 第42-44页 |
二、《基本法》的创造性与起草委员会 | 第44-45页 |
三、《基本法》的创造性与咨询委员会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创制《基本法》的指导方针 | 第47-52页 |
一、“一国两制”总方针与《基本法》 | 第47-48页 |
二、我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法》 | 第48-49页 |
三、指导方针在《基本法》中的实现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基本法》的性质和意义 | 第52-60页 |
一、《基本法》的性质 | 第52-53页 |
二、《基本法》与“一国两制”热潮 | 第53-55页 |
三、《基本法》在社会主义史上的意义 | 第55-60页 |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政治艺术与过渡期 | 第60-88页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 第60-70页 |
一、前过渡时期 | 第60-64页 |
二、后过渡时期 | 第64-66页 |
三、现代国际政治艺术 | 第66-70页 |
第二节 主权斗争的延续:香港政制 | 第70-79页 |
一、“政制改革”斗争的由来 | 第70-73页 |
二、“政制改革”与中英关系恶化 | 第73-76页 |
三、中国政府的对策 | 第76-79页 |
第三节 对后过渡期的展望 | 第79-88页 |
一、过程充满斗争,前途肯定光明 | 第79-82页 |
二、以我为主、依靠港人、港人治港 | 第82-84页 |
三、不可转逆的过渡 | 第84-88页 |
第四章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88-129页 |
第一节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第88-109页 |
一、主体部分的社会主义制度 | 第88-93页 |
二、“五星红旗”下的香港式资本主义制度 | 第93-103页 |
三、祖国统一大业与国家结构形式 | 第103-109页 |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第109-114页 |
一、“一国两制”是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09-110页 |
二、“一国两制”有机地交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体之中 | 第110-112页 |
三、“一国两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第112-114页 |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世界政治 | 第114-129页 |
一、“一国两制”与世界政治现实 | 第114-116页 |
二、“一国两制”与世界政治理论 | 第116-121页 |
三、“一国两制”与更加璀璨的“东方之珠” | 第121-129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