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流媒体监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3-14页
   ·P2P 流媒体监管的发展和现状第14-18页
     ·传统的网络监管技术第14-16页
     ·P2P 网络监管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第16-18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P2P 流媒体监管技术的研究基础第21-31页
   ·P2P 流量识别第22-25页
     ·基于流量特征的P2P 流量识别技术第22-24页
     ·基于深层数据包检测的P2P 流量识别技术第24-25页
     ·基于跨层特征的P2P 流量识别技术第25页
   ·P2P 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第25-28页
     ·传统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第26-27页
     ·P2P 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第27-28页
   ·P2P 监管方法与策略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流量识别的P2P 流媒体监管技术研究第31-41页
   ·P2P 流媒体通信模式第31-32页
   ·P2P 流媒体流量识别第32-36页
     ·P2P 流媒体特征第32-35页
     ·P2P 流媒体识别策略第35页
     ·P2P 流媒体流量识别算法第35-36页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第36-38页
     ·净流量实时识别第36-38页
     ·离线统计识别第38页
   ·基于流量识别的监管模型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拓扑的P2P 流媒体监管技术研究第41-57页
   ·P2P 流媒体拓扑测量第41-42页
     ·主动测量技术第41-42页
     ·被动测量技术第42页
   ·P2P 流媒体网络爬行器研究第42-46页
     ·广度优先搜索爬行器(BFS-Crawler)第43-44页
     ·深度优先搜索爬行器(DFS-Crawler)第44-46页
   ·PPLive 网络拓扑测量第46-53页
     ·PPLive 协议分析第46-48页
     ·AT-Crawler 的设计与实现第48-50页
     ·PPLive 拓扑测量实验与结果第50-52页
     ·PPLive 拓扑可视化第52-53页
   ·P2P 流媒体异常监管研究第53-56页
     ·P2P 流媒体异常定义第53-54页
     ·基于拓扑的P2P 流媒体异常监管模型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P2P 流媒体监管原型系统设计第57-65页
   ·P2P 流媒体监管系统架构设计第57-59页
     ·监管系统功能需求第57-58页
     ·监管系统框架第58-59页
   ·主要模块设计与实现第59-64页
     ·被动监视模块第59-60页
     ·主动监视模块第60-62页
     ·网络管理模块第62-63页
     ·用户管理模块第63-64页
     ·日志管理模块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5-67页
   ·论文的创新与总结第65页
   ·研究工作的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用户兴趣的科研社会网络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网络实体地理定位IPMapping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