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MIMO系统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MIMO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MIMO系统和信号检测基础 | 第23-49页 |
·MIMO系统的传播环境 | 第24-32页 |
·信道衰落 | 第24-29页 |
·信道扩展 | 第29-32页 |
·MIMO信道模型 | 第32-36页 |
·MIMO信道容量 | 第36-40页 |
·发射机未知信道,接收机已知时信道容量 | 第37页 |
·发射机与接收机均已知道转移矩阵时信道容量 | 第37-38页 |
·信道容量的上下限 | 第38-40页 |
·MIMO调制技术 | 第40-44页 |
·空时分组码的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空时网格码的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空时分层结构 | 第44页 |
·MIMO系统信号检测算法 | 第44-48页 |
·按照构造方式分类的MIMO检测系统算法 | 第44-45页 |
·按照解码方式分类的MIMO系统检测算法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平坦衰落信道V-BLAST迭代检测算法 | 第49-64页 |
·引言 | 第49页 |
·基于迭代QR分解的MMSE V-BLAST检测算法 | 第49-56页 |
·V-BLAST系统信号模型 | 第49-50页 |
·V-BLAST系统检测算法 | 第50-52页 |
·基于迭代QR分解的MMSE V-BLAST算法 | 第52-53页 |
·性能分析 | 第53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快速均方根V-BLAST检测算法 | 第56-62页 |
·常规均方根检测算法 | 第56-58页 |
·快速均方根检测算法 | 第58-59页 |
·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仿真试验结果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平坦衰落信道V-BLAST线性均衡算法 | 第64-85页 |
·引言 | 第64页 |
·基于列正交变换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 | 第64-70页 |
·按序QR分解检测算法 | 第65-66页 |
·基于列正交变换的串行干扰消除算法 | 第66-67页 |
·性能分析 | 第67-68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页 |
·并行QR分解MIMO检测算法 | 第70-76页 |
·并行SQRD检测算法 | 第71-72页 |
·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仿真试验结果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页 |
·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改进并行MIMO检测算法 | 第76-83页 |
·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改进并行MIMO检测算法 | 第76-79页 |
·性能分析 | 第79-81页 |
·仿真试验结果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自适应MIMO判决反馈均衡算法 | 第85-123页 |
·时域判决反馈均衡器模型 | 第85-86页 |
·基于频率选择性V-BLAST接收的空时判决反馈算法 | 第86-91页 |
·多输入多输出判决反馈均衡算法 | 第86-89页 |
·部分连接的排序串行干扰抵消判决反馈均衡 | 第89-91页 |
·完全连接的排序串行干扰抵消判决反馈均衡 | 第91页 |
·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判决反馈均衡 | 第91-92页 |
·基于RLS的按序串行干扰消除MIMO判决反馈算法 | 第92-101页 |
·基于RLS的按序串行干扰消除判决反馈检测算法 | 第93-97页 |
·RLS-OSIC-DFE收敛性分析 | 第97-98页 |
·RLS-OSIC-DFE集平均学习曲线分析 | 第98页 |
·仿真试验结果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基于RLS并行干扰消除的MIMO判决反馈算法 | 第101-111页 |
·基于RLS并行干扰消除判的MIMO判决反馈算法 | 第101-106页 |
·RLS-PIC-DFE收敛性分析 | 第106-107页 |
·RLS-PIC-DFE集平均学习曲线分析 | 第107页 |
·仿真试验结果 | 第107-110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基于改进对数正态误差恒模算法的MIMO判决反馈 | 第111-121页 |
·基于改进对数正态误差恒模算法的MIMO按序串行干扰消除判决反馈检测算法 | 第111-116页 |
·ILNCMA-OSIC-DFE收敛性分析 | 第116-118页 |
·ILNCMA-OSIC-DFE集平均学习曲线分析 | 第118页 |
·ILNCMA-OSIC-DFE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118-119页 |
·仿真试验结果 | 第119-120页 |
·结论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3-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