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本文创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内容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理论概述 | 第15-45页 |
·风险的概念及其表现、成因 | 第15-25页 |
·风险的概念 | 第15-16页 |
·银行风险的概念及其表现、成因 | 第16-23页 |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概念及其表现、成因 | 第23-25页 |
·具有参考价值的风险计量标准与预警指标体系 | 第25-31页 |
·巴塞尔协议 | 第25-26页 |
·新巴塞尔协议 | 第26-27页 |
·骆驼评级体系 | 第27-31页 |
·现有的预警机制、计量方法 | 第31-45页 |
·监管部门现有预警机制、计量方法(1104工程) | 第31-42页 |
·商业银行现有预警机制、计量方法 | 第42-43页 |
·农村信用社现有预警机制、计量方法 | 第43-45页 |
第3章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需求分析 | 第45-49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介绍 | 第45-46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的背景 | 第45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现状 | 第45-46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面对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 第46页 |
·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监管要求 | 第46页 |
·地方政府的管理要求 | 第46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面对的外部环境 | 第46-47页 |
·同业发展状况 | 第46-47页 |
·外部竞争环境 | 第47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目标与需求 | 第47-49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 | 第47-48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需求 | 第48-49页 |
第4章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预警体系及运用 | 第49-75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系统简介 | 第49页 |
·评价要素 | 第49-53页 |
·评分标准(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 第53-72页 |
·资本充足状况的评分标准 | 第53-56页 |
·资产质量状况的评分标准 | 第56-60页 |
·管理状况的评分标准 | 第60-64页 |
·盈利状况的评分标准 | 第64-66页 |
·流动性状况的评分标准 | 第66-68页 |
·市场风险状况的评分标准 | 第68-71页 |
·其他因素的评分标准 | 第71-72页 |
·风险预警系统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72-75页 |
·计量评价结果应当作为衡量农村信用社风险程度的依据 | 第72-73页 |
·计量评价结果应当作为合理配置资源的主要依据 | 第73页 |
·计量评价结果作为上级机构差别化管理的依据 | 第73-75页 |
第5章 风险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 第75-89页 |
·系统开发 | 第75页 |
·数据方面 | 第75页 |
·操作方面 | 第75页 |
·风险预警系统开发的战略目标 | 第75页 |
·系统运行、结构、流程 | 第75-77页 |
·自下而上的组织运行流程 | 第75-76页 |
·自上而下的组织运行流程 | 第76页 |
·定性指标评价过程分工 | 第76-77页 |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系统组织运行流程 | 第77页 |
·系统预警方法 | 第77-79页 |
·界面输出 | 第79-87页 |
·管理制度 | 第87-88页 |
·系统实施验证 | 第88-89页 |
·系统运行测试 | 第88页 |
·目前存在的不足与解决方式 | 第88页 |
·下一步工作目标 | 第88-8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