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花卉根际固氮细菌固氮酶特性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0页 |
·氮的重要性及循环方式 | 第9-10页 |
·氮素的重要作用 | 第9页 |
·氮的循环方式 | 第9-10页 |
·生物固氮 | 第10-18页 |
·关于生物固氮的几个概念 | 第10-11页 |
·固氮酶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联合固氮细菌进入植物的方式 | 第14页 |
·影响联合固氮的因素 | 第14-15页 |
·主要联合固氮细菌的研究 | 第15-17页 |
·联合固氮菌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 第17-18页 |
·目前联合固氮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生物固氮研究重点及展望 | 第18页 |
·菊花、月季、香石竹生物固氮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本课题立论依据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三种花卉根际固氮细菌的分离筛选 | 第20-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根样品来源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根际固氮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20-21页 |
·接种 | 第21页 |
·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 第21-22页 |
·菌株的保存 | 第22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菊花根际分离的固氮菌株及乙炔还原活性 | 第22-24页 |
·月季根际分离的固氮菌株及乙炔还原活性 | 第24-26页 |
·香石竹根际分离的固氮菌株及乙炔还原活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三种花卉根际固氮细菌固氮酶特性研究 | 第28-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菌株来源 | 第28页 |
·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 第28页 |
·固氮菌固氮酶特性研究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 | 第29-32页 |
·不同碳源条件下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 | 第32-35页 |
·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 | 第35-38页 |
·不同pH 条件下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 | 第38-43页 |
第四章 菌株的鉴定 | 第43-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菌株来源 | 第43页 |
·形态学特征观察 | 第43-44页 |
·细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固氮菌的形态学特征 | 第45-46页 |
·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46-47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