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柑橘产业概况 | 第13-16页 |
·世界柑橘产业情况 | 第13-14页 |
·我国柑橘产业情况 | 第14-16页 |
2 柑橘大实蝇简介 | 第16-22页 |
·形态特征 | 第16-20页 |
·地理分布 | 第20-21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21页 |
·传播扩散途径 | 第21-22页 |
·综合防治 | 第22页 |
3 引诱剂简介 | 第22-27页 |
·引诱剂分类 | 第22-24页 |
·引诱剂开发的生物学试验 | 第24-25页 |
·柑橘大实蝇引诱剂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引言 | 第27-29页 |
第一章 柑橘大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9-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虫源 | 第29页 |
·试验地点 | 第29页 |
·供试诱剂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动态 | 第30-32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柑橘园诱集动态 | 第32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与柑橘园成虫诱集的动态模型 | 第32-34页 |
·柑橘园与其邻近杂木林诱集效果比较 | 第34-3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柑橘大实蝇食物引诱剂的研究 | 第37-57页 |
第一节 室内试验部分 | 第37-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试验虫源 | 第37页 |
·供试的诱集物质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51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不同活性物质的EAG反应 | 第39-41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水解蛋白主要组成物质的EAG反应 | 第41-42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不同糖醋酒液配方的EAG反应 | 第42-45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改进的T3配方的EAG反应 | 第45-48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几种大田常用配方的EAG反应 | 第48-5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大田试验部分 | 第53-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试验地点 | 第53页 |
·供试药剂 | 第53页 |
·药剂配方及编号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2010年4基点5种食物引诱剂田间引诱结果 | 第54页 |
·2011年5基点6种食物引诱剂田间引诱结果 | 第54-55页 |
·2011年6种食物引诱剂防治成本核算 | 第55-5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6-57页 |
第三章 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 第57-69页 |
第一节 室内试验部分 | 第57-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试验虫源 | 第57页 |
·供试药剂 | 第57-58页 |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8-60页 |
·数据处理 | 第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不同杀虫剂的EAG反应 | 第60-61页 |
·两种杀虫剂不同方法处理蛆果效果比较 | 第61-62页 |
·柑橘大实蝇蛹体生防细菌初期筛选 | 第62-6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4-65页 |
第二节 大田试验部分 | 第65-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试验地点 | 第65页 |
·供试药剂 | 第65页 |
·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数据处理 | 第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7-69页 |
第四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69-7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2 研究展望 | 第70-73页 |
·柑橘大实蝇研究难点分析 | 第70页 |
·柑橘大实蝇的防治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79页 |
一、发表文章 | 第77页 |
二、专利申请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图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