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控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3-15页
     ·本文研究思路第13页
     ·本文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分析第15-24页
   ·信用风险控制的性质与特点第15-17页
     ·信用风险概念的新发展第15页
     ·信用风险控制的特点第15-17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分析第17-24页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风险第17-20页
     ·委托—代理理论关系中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第20-22页
     ·期权激励中的风险控制机制第22-24页
第3章 宏观经济信用风险模型第24-37页
   ·银行业信用风险影响宏观经济的机理分析第24-29页
     ·中国银行体系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第24-26页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银行信用风险第26-29页
   ·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第29-37页
     ·主成分logistic 模型第29-31页
     ·多元判别模型(MDA)第31-34页
     ·单因素模型第34-37页
第4章 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控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7-50页
   ·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的实证分析第37-42页
     ·模型的样本选取第37-38页
     ·衡量信用风险的指标选取和剔除第38-39页
     ·实证结果第39-42页
   ·宏观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第42-49页
     ·样本的选取第42页
     ·样本数据的处理第42页
     ·变量的时序分析第42-43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3-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5章 构建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第50-57页
   ·建立完善的宏观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及监测系统第50-53页
     ·宏观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构成第50页
     ·宏观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动态监测体系设置第50-51页
     ·中国宏观信用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第51-53页
   ·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提高风险监管水平第53-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下一篇:基于AHP-FCEM的绿色创新产品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