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冷凝水回收的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冷凝水回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11-13页 |
·开发组态在线监控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冷凝水的特点和回收原理 | 第15-34页 |
·冷凝水的基本性质 | 第15-17页 |
·冷凝水的品质 | 第17-22页 |
·冷凝水的腐蚀性 | 第18-20页 |
·回收被污染冷凝水的危害 | 第20页 |
·冷凝水的电导率 | 第20-22页 |
·冷凝水的回收 | 第22-28页 |
·失流的概念 | 第22-24页 |
·冷凝水回收管路的腐蚀及对策 | 第24页 |
·输送泵的选择 | 第24-26页 |
·冷凝水的回收方式 | 第26-27页 |
·冷凝水的回收方式的改进 | 第27-28页 |
·疏水阀的监测 | 第28-33页 |
·疏水阀的作用 | 第28-29页 |
·疏水阀的选型 | 第29-32页 |
·疏水阀的监测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组态软件的冷凝水在线监测与回收系统设计 | 第34-61页 |
·组态软件介绍 | 第34-40页 |
·组态监控技术介绍 | 第34页 |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34-40页 |
·组态王软件介绍 | 第40页 |
·系统设计的思路 | 第40-46页 |
·组态软件的选择 | 第40-42页 |
·组态王工程设计的原则 | 第42-43页 |
·组态王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43-44页 |
·组态王开发工程的关键技术 | 第44-45页 |
·冷凝水监测与回收监控系统界面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45-46页 |
·冷凝水在线监测与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 第46-50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46页 |
·工艺流程说明 | 第46-47页 |
·控制说明 | 第47-50页 |
·PLC 的选型和接线 | 第50-60页 |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特点 | 第50-51页 |
·PLC 的结构及基本配置 | 第51-52页 |
·PLC 的外部设备 | 第52页 |
·PLC 的选型 | 第52-54页 |
·PLC 的连接 | 第54-57页 |
·PLC 的编程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冷凝水在线监测与回收系统的组态控制实现 | 第61-89页 |
·工程的新建 | 第61-62页 |
·外部设备的定义和变量初步建立 | 第62-69页 |
·初始界面、登录界面、监控中心界面的设计 | 第69-75页 |
·监控中心界面设计 | 第75-78页 |
·报警界面的设计 | 第78-81页 |
·定义报警组 | 第78页 |
·设置变量的报警定义属性 | 第78-79页 |
·建立报警和事件窗口 | 第79-81页 |
·历史趋势曲线画面的设计 | 第81-82页 |
·系统安全机制 | 第82-84页 |
·权限与安全区 | 第82页 |
·配置用户 | 第82-84页 |
·网络用户密码机制 | 第84页 |
·WEB 发布 | 第84-88页 |
·连接端口的配置 | 第85页 |
·发布画面 | 第85-86页 |
·使用浏览器进行浏览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总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