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法理基础 | 第9-20页 |
| 一、立法变通权是实现自治权的保证 | 第10-12页 |
| 二、立法变通权是实现法制统一的要求 | 第12-15页 |
| 三、立法变通权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基础 | 第15-20页 |
|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经济特区立法变通权之比较 | 第20-24页 |
| 一、立法变通权的来源不同 | 第21页 |
| 二、立法变通权的主体不同 | 第21-22页 |
| 三、立法变通权的目的和变通范围不同 | 第22页 |
| 四、立法变通权的监督方式不同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制度的缺陷分析 | 第24-30页 |
| 一、立法变通权行使主体不统一 | 第24-25页 |
| 二、立法变通权行使程序不完备 | 第25-28页 |
| 三、立法变通权行使范围不确定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改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制度的建议 | 第30-36页 |
| 一、限定立法变通权的主体 | 第30-31页 |
| 二、完善立法变通权的行使程序 | 第31-34页 |
| 三、厘清立法变通权的变通范围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注释 | 第37-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后记 | 第43-44页 |
| 论文摘要 | 第44-47页 |
| Abstract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