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桑蚕丝织物改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桑蚕丝织物的优缺点 | 第11页 |
·改善桑蚕丝织物产品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水溶性 PVA 纤维 | 第12-15页 |
·水溶性 PVA 纤维基本特点 | 第12页 |
·水溶性 PVA 的分子结构 | 第12页 |
·水溶性 PVA 的纺丝方法 | 第12-14页 |
·水溶性 PVA 的水溶原理 | 第14页 |
·PVA 纤维的水溶性特征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利用 PVA 纤维的水溶特性改善桑蚕丝织物性能的构想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案及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案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预期成果与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生丝/PVA 复合线制备前准备试验 | 第18-23页 |
·试验内容 | 第18页 |
·PVA 纱基本规格的测试 | 第18-19页 |
·测试方法 | 第18-19页 |
·测试结果 | 第19页 |
·PVA 纱水溶解性能的测试 | 第19-20页 |
·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测试结果 | 第20页 |
·PVA 纱蒸汽烘蒸试验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试验结果 | 第20-21页 |
·生丝与 PVA 的烘蒸试验 | 第21-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试验结果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生丝/PVA 复合线制备及结构分析 | 第23-32页 |
·真丝绸产品的设计 | 第23-25页 |
·丝线原料 | 第23页 |
·丝线组合形式 | 第23-24页 |
·经纬配合形式 | 第24-25页 |
·生丝/PVA 复合线体设计思路 | 第25-27页 |
·生丝/PVA 复合线设计材料 | 第26页 |
·生丝/PVA 复合线设计 | 第26页 |
·生丝/PVA 复合线体的配置 | 第26-27页 |
·生丝/PVA 复合线体的制备 | 第27页 |
·生丝/PVA 复合线体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生丝/PVA 复合线线密度测量 | 第27-28页 |
·生丝/PVA 复合线纵向形态图 | 第28-29页 |
·生丝/PVA 复合线直径曲线图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生丝/PVA 织物的制备、设计及精炼 | 第32-40页 |
·生丝/PVA 织物的制备 | 第32-33页 |
·经、纬纱线的配置 | 第32页 |
·织物组织设计 | 第32页 |
·织物经、纬密配置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精炼脱胶工艺 | 第33-35页 |
·蚕丝精炼概述 | 第33-34页 |
·皂碱精炼各处理液处方 | 第34页 |
·工艺流程 | 第34页 |
·操作步骤 | 第34-35页 |
·鉴定丝胶是否脱尽 | 第35页 |
·精炼后织物重量损失情况分析 | 第35-37页 |
·精炼前后织物失重情况 | 第35-36页 |
·PVA 纤维含量的测试 | 第36-37页 |
·PVA 纤维的去除情况 | 第37页 |
·精炼前后织物的变化 | 第37-38页 |
·精炼前后织物尺寸的变化 | 第37-38页 |
·精炼前后织物经纬密度的变化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生丝/PVA 织物形态特征及性能分析 | 第40-48页 |
·生丝/PVA 织物形态特征 | 第40-44页 |
·生丝/PVA 织物表面形态 | 第40-42页 |
·精炼后复合线纵向形态 | 第42-44页 |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 | 第44-45页 |
·织物弹性测试 | 第45-46页 |
·织物拉伸回弹性 | 第45-46页 |
·织物压缩回弹性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