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生态住宅的经济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住宅的生态转型第11-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7页
第二章 有关本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第17-3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生态住宅的概念界定第20-31页
     ·关于几个相似的概念第20-21页
     ·生态住宅的概念界定第21-31页
       ·“去伪”──两种现实形态的排除第22-26页
       ·“存真”──生态住宅的几个特征第26-31页
第三章 国内外关于生态住宅的发展与实践第31-42页
   ·生态住宅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第31页
   ·国外有关生态住宅的实践第31-35页
   ·国外主要的生态住宅评价体系第35-38页
   ·国内生态住宅的发展和实践第38-42页
第四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42-61页
   ·外部性文献综述第42-49页
     ·外部性理论的演化第43-46页
     ·外部性分类第46-47页
     ·外部性的矫正第47-49页
   ·规模经济第49-52页
     ·规模经济的分类第51页
     ·最小有效规模第51-52页
   ·公共选择理论第52-61页
     ·公共选择的理论和发展第52-53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第53-61页
第五章 生态住宅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第61-75页
   ·生态住宅的成本效益分析第61-73页
     ·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概念第61-63页
     ·生态住宅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模型第63-64页
     ·生态住宅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计算第64-71页
       ·计算项目第65页
       ·样本研究第65-71页
     ·生态住宅经济效益分析第71-73页
   ·生态住宅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第73-75页
第六章 生态住宅市场失灵的经济分析第75-101页
   ·生存之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规律第75-77页
   ·生态住宅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第77-81页
   ·规模经济与市场失灵第81-89页
     ·规模小导致成本高第81-88页
     ·生态住宅的规模经济第88-89页
   ·社会贴现问题第89-95页
     ·社会贴现率第90-94页
     ·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的差异第94-95页
   ·使用阶段的市场失灵第95-101页
     ·有限的买者第96-97页
     ·存在市场进入壁垒第97-98页
     ·商品不同质第98-99页
     ·信息不对称第99-101页
第七章 市场主体行为分析及经济政策研究第101-114页
   ·生态住宅应用主体市场行为分析第101-110页
     ·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动态博弈分析第102-105页
     ·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分析第105-110页
   ·政府的生态环境政策第110-114页
     ·政府管制政策第110页
     ·经济激励政策第110-111页
     ·环境政策的形式第111-114页
第八章 生态住宅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第114-139页
   ·生态住宅市场价值链第114-115页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住宅价值第115-118页
   ·认证标准体系建设第118-123页
     ·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第118-120页
     ·建筑节能标准第120-123页
   ·经济政策建设第123-139页
     ·不同市场阶段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第124-128页
     ·不同的经济政策有着不同的市场效果第128-135页
       ·政府补贴的市场效应第129-131页
       ·政府征税的市场效应第131-132页
       ·其他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第132-135页
     ·我国生态住宅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第135-139页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第139-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9页
后记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耐用消费品的经常项目动态分析
下一篇:自然资本的替代性研究